第三章 聚散終有別 自奔前程去(2 / 2)

受邀貢生都趕到此處,都知道這幾日方是排名定爵的關鍵時期。張嘯生、鍾彥自然也在邀請之列。

杯來盞往,一個個都拚命般喝酒,較之比武場上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得了第二名的張嘯生自然也是眾人敬酒的對象。看得鍾彥搖頭不止,也隻能應付著喝了幾杯。

扶著喝醉了的張嘯生,鍾彥更覺迷惘,難道真如世人所言,“官場如戰場?”

這幾日城內到處如過節般,送禮的跑腿的,求官的尋財的,眾生都忙得不亦樂乎。皇榜一出,更是鑼鼓振天,兵部門前,門庭若市。楊風封得武昭校尉,賜狀元及第,張嘯生有幸封得武昭副尉,賜進士及第。開始所封官職也不過是散武官,虛職而已,還需經兵部試用考驗方能重用,委以實權。

又是一番宴席,一番酒醉。

令鍾彥有些奇怪的是,為何自己在京這些時日,很少聽到有關太子之事,讓鍾彥覺得要去見一見。

經問詢,太子並不得皇上寵愛,雖為長子,卻處處受人挾製,李林甫為相時,就曾以忤逆之罪,斬盡太子身邊眾親近之人。所以太子整日惶恐,就怕一日被皇上廢拙,不隨便與朝臣交往,隻閉門思過。

鍾彥拜貼求見,卻直接被太子府管事的拒絕了。鍾彥又修書一封,遞於太子府內。這日終於太子府來人邀請。

“本王失禮了,鍾大俠何以要為本王講道?”

“太子他日定為國主,在下冒昧求見,隻是想為國家多做些益事,奈何太子自閉其門,在下隻好投書諫言。”

“鍾大俠也認為禍事將起?那敢問禍起何方?禍起何人呢?”

“禍根太深,怕禍起不止一方,禍起非一人。”

“哦,如此說來,事態相當嚴重,大俠可有解決之道?”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因果循環,終須有報。為國君當以德治臣,則百臣皆有德,既有德何來禍事?大臣若以德治民,則民有德,既有德又何來禍事?在下以為,欲除禍根,還在自除。奈何太多人卻逆天理,自縱之卻不願自除。”

“本王何嚐不想天下太平,但我雖為儲君,卻並無治臣治人之力。”

“那太子以為當下可有治才之人。在下當全力輔之。”

“郭子儀,郭太守。他為人忠直不阿,固守邊彊不忘全國之危。可惜本王不敢與之走得太近,恐其遭人妒嫉。”

“那可否請太子修書一封,以為在下引薦,他日自當為太子勞心勞力。”

“這樣最好,你無官無品,當不會引起眾臣的疑慮,他日國泰民安,本王自會封賞予你。”

“封賞則可免了,隻求以蒼生為念,強國興邦,不為外族所欺。”

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鍾彥攜謝琳兒與張嘯生告別,劉玉蝶也隻能黯然傷神,留在了京城再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