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零八年那一夜的黑暗當中,在梵蒂岡教廷聖彼得大教堂內,潔白絢爛的燈火將聖彼得大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窿彎頂映照的毫無瑕疵陰影。那四壁天穹凝聚人類最傑出的繪畫技藝所繪製的聖經中的各色場景在溫柔明亮的燈光當中顯得栩栩如生。矗立於聖殿之前的是十一尊雕像,用活靈活現的姿態展現著宛如活人一般的聖人。罩在聖彼得墳墓上方的由貝爾尼尼雕製的青銅華蓋上的九十九盞長明燈閃耀著紅潤和火苗,於那溫柔明亮的燈光形成交相輝映之感。位於殿前的聖彼得寶座在燈光和火光輝映之下閃耀著奪目的金色光彩。
此時,在聖彼得寶座的兩側分別站立著八個身穿白色修行僧衣苦修僧,那連體的帽兜將十六個人的麵孔全部籠罩,根本看不到其真實麵容。那十六人靜靜的站立在聖殿之上,身形紋絲未動,若不是胸口衣衫還有起伏,那十六人就宛如十六尊雕塑一般。
聖殿燈火輝煌但卻寂靜無聲,顯得莊嚴肅穆,沉靜而冰冷。
突然,位於聖殿下右側二十五年才一開的聖門無聲向外滑開,教皇身著潔白的聖袍從聖門之中緩步邁入,而教皇的身後則是身著同樣顏色聖袍的八位主教,在八位主教之後則是八位身著乳白色帶著分別帶著紅色、金色鑲邊條紋一身聖戰打扮的精壯男子。
這從聖門進入的十七人有老有少,麵相也是各異,但此時這十七人的麵目表情卻是一模一樣,既有著虔誠又帶有緊張,仿佛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在他們心中取決不定。
這十七人帶著虔誠恭敬的麵容緩步來到聖彼得寶座前而後整齊的跪了下來。教皇和八位主教是雙膝跪地,而那八位身著聖戰裝的則是單膝跪地,而後一起伏低身子麵相聖彼得墳墓行跪拜大禮,而位於聖彼得寶座旁兩側的十六位苦修僧也同時也雙膝跪地,同時雙手高舉仿若在向上天禱告一般。
“聖父、聖子、聖靈,做為你們虔誠的仆人……”教皇緩緩伸直身子高舉雙手口中低聲念動那古老的咒語。“……偉大的聖靈,請您指點迷途的羔羊,為罪惡的人世指引光明的道路。”片刻之後隨著咒語最後的部分被吟誦而出,聖殿之內所有的人都高舉雙手而後向前,雙手接觸地麵。
就在眾人的雙手接觸地麵的一瞬間,那襄刻著精美圖畫的大理石地麵突然微微震顫了一下,那青銅華蓋上九十九盞長明燈那紅豔的火苗突然越發明亮起來,那火焰越來越亮,那紅豔的火色也漸漸褪去紅色的外衣變為白亮的熾芒。那光芒雖然白亮,但卻並不炙熱,反倒有些冰涼的感覺。而在那火焰顏色轉變的同時,那聖殿之內,那繪於四壁的壁畫也變得明亮起來,仿佛那壁畫自身向外散發著光明的色彩一般。而這個時候,在聖殿的空間之中,一陣縹緲的歌聲也若隱若現,那歌聲仿佛由千百個純真的孩童齊聲詠唱,用最真摯的情感詠讚上帝。那歌聲縹緲悠蕩,似乎是由四下裏那壁畫當中的聖靈所唱,又似乎是那傳說當中天堂的歌聲回響,那歌聲傳入眾人耳際,讓眾人感覺身心一片空明,似乎整個靈魂被那歌聲洗滌。
在那空明的歌聲當中,在那綻放的白色光芒之內,聖彼得墳墓當中突然浮出一層若隱若現的白色光彩。那光彩像一層柔軟的薄紗,又像一層稠密的白色霧靄,從墳墓之內緩緩滲出,而後在墳墓上方會聚。
那如紗似靄的白色越聚越濃,最後會聚成一團好似化不開的白色霧浪。那霧浪在半空之中翻滾遊動,而後漸漸平靜,一個身穿白色苦修僧帶著帽兜的人形在那白色的霧浪之中漸漸成型。但是雖然那人形看起來與那十六個矗立兩側的苦修僧好似別無二致,但那人形雙手手腕處還有苦修僧袍下擺處都沒有細致的形狀,隻有不斷起伏的白色霧靄,同時那人形本身的顏色雖然很濃,但那人形背後的景色仍舊可以透過那白色人形顯示出來。
那白色人形漂浮在半空之中,而後身形前移來到那聖彼得寶座上空緩緩垂落,那人形周身的白色霧靄仿若一層波浪向左右擴散將那聖彼得寶座也包裹其中。
那人形緩緩坐直身子,在那帽兜之下隻見白色光芒卻不見人形麵容。
“我的仆人們,起來吧。”那白色人形突然發聲,那聲音就如那歌聲一般縹緲遊動,但卻清晰無比的傳入眾人耳際。
教皇等跪拜在地的人聽到這聲音之後才直起腰身,但眾人仍舊不敢起身跪在地上。
“偉大的聖靈,打擾您的安眠實在惶恐,但您的仆人需要您的指點,黑暗的人世需要您的指引,請您饒恕我們打擾您的罪孽吧。”教皇用懇切的語氣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