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百家飯(1 / 1)

出門遠行的孩子,離家前最後吃一餐娘親手做的“離娘”飯,這是端村的習俗。

端村是個大村,綿綿延延幾百戶人家,出門在外的人多,母親守在最後的灶前,將肉煮熟,湯熬香,給孩子做一頓地地道道的家鄉肉泡飯,將所有的留戀和不舍,都傾注其中。吃下這碗飯,走出了千萬裏,你怎能忘了故鄉?

喜子就要離開端村了,喜子欣喜的同時心裏又有點慌,因為喜子沒有娘。

喜子七歲那年沒了爹,娘想帶著他改嫁,被端村人攔住了,“你一個人走可以,孩子是端村的,不能受外姓人的欺負!”六旺叔是這樣說的,六旺叔在端村是個說話有份量的人。

喜子的娘想了半天,現狀如此,孩子帶到別人家確實有很多麻煩,娘就一個人舍下喜子上路了,喜子就這樣留在了端村。喜子的生活問題怎麼解決呢?六旺摸著喜子的頭:端村這麼大,一人嘴裏省下一口也有了這孩子的活命糧,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這孩子,注定要吃百家飯的。

喜子在每家吃上一天飯,吃遍端村就是一年,每戶人家吃上十天飯,喜子就長大了。

這年秋天,喜子要遠行了,喜子考上了遠在千裏之外的一所重點大學。

這是端村的喜事,端村人從來沒有這麼出息過,隻是這頓“離娘”飯誰來做呢?六旺說:這最後一頓飯,喜子得在我家吃!端村人不同意了,喜子又不是你一個人的喜子,大家七嘴八舌的說開了,為爭這頓“離娘”飯,端村人差點紅了臉。誰不想把喜子風風光光地接到自己家裏吃這最後一頓飯呢,這孩子真是太出息了。

喜子走的這天,端村的女人全部出動了,她們齊刷刷地站在空闊的場地上,手裏都端著一碗肉湯泡飯,喜子走上前去,每個人的碗裏都淺淺的嚐上一口,喜子眼裏含著淚,吃完一家飯,嘴裏顫顫地叫一聲“娘”,叫得每個女人熱淚淌流。喜子吃完最後一家“離娘”飯,跪在地上長久不起,他淚流滿麵,扯著嗓子高叫了一聲:“娘——!”

整個端村都聽到了喜子的聲音,整個端村都哭了。

喜子就帶著這樣濃濃的鄉情走出了端村,走出了端村的喜子還是端村的,端村經常收到喜子的信息,喜子考上公務員了!喜子當上縣長了!喜子…….喜子成了端村的傳奇和驕傲。

喜子發達了沒有忘記端村,這些年,端村的路修了,還建了學校和醫院,這都是喜子的功勞。許多人紅了眼,這端村風水好,吃百家飯硬是吃出個人物!

喜子的傳奇故事象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十裏三鄉,端村也因此而揚名,一天,正在村頭踱步的六旺叔被一對夫妻阻住了。

“你是端村的村長?”夫妻中的男人這樣問。

“你們有什麼事?”六旺叔問這對夫妻。

“我們想把孩子送到端村來吃百家飯。”男人又說。

“這孩子有父有母,不夠吃百家飯的資格。”六旺叔說。

男人掏出一遝錢,說:“我們給錢,隻要你們答應,我們給很多錢。”

六旺叔望著那遝錢,想了一下,覺得這不是難事,同時覺得這對夫妻很傻,六旺叔收下了錢收下了孩子,安排他在端村吃百家飯。

後來,這種傻事又接二連三地發生了,隔不久就有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孩子要求來端村吃百家飯,當然都不白吃。

來端村吃百家飯的孩子多了,讓六旺叔有了想法,他覺得這件事可以做大,甚至可以當成一個產業來做,六旺叔開始招兵買馬,把喜子的照片做成廣告畫,將喜子的事跡宣傳到了城市,這樣,來端村吃百家飯的孩子就更多了,端村是個大村,,又是輪流吃,再多的孩子都能安排下。

廣告效益加上上口口相傳,端村的百家飯就這樣名聲在外了,更多的夫妻帶著孩子要求來吃端村的百家飯,端村就接納不了。六旺叔又有了主意,他把端村的離娘飯,也就是肉湯泡飯大規模製作,貼上“端村百家飯”的商標,這樣,孩子們不來端村,也可以吃到端村的百家飯。

現在的端村,和往昔真是今非昔比,端村的人走出來個個滿麵紅光,六旺叔也坐上經理的寶座了,端村的村委會門前掛著一塊顯赫的金字招牌,上麵寫著:端村百家飯業務洽談中心。

端村的百家飯遠銷全國各地,全是供應給那些趕考的學子們,隻是除了喜子,端村再也沒出現過一個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