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老師有太師,少師,太保太傅之稱。
朝代不同名稱不同,但這些人對未來帝王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
作為小戶的老師,很明顯吳季兩家的人都不合適,文臣武將也都不合適。
因為他們有官職,就會不可避免的為己謀私 。
身份地位超然又不在朝堂者,才為最優選。
而那在新都以南三十裏的青牛觀,將成為最佳選項。
立過戰功不為官,道門底蘊文治武功皆為上上選。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標簽是正統道門的無欲無求,這才是青牛觀的立足之本。
他們什麼都不用做,隻要時間流逝就能輕而易舉的將季博常的天下盜取入手。
成為最後屹立世巔之人。
張繼安良久之後哈哈大笑,他笑的足夠長。
也笑出了眼淚。
“其實我最不該做的,就是同意把道觀建在新都之外三十裏。”
“這是他設下的局,但我卻沒能發現更欣然應允。”
這話,是他對出現在大堂裏的老季右說的。
老季右搖頭。
“你最不該做的,是心裏生出了不該有的念頭。”
....
青牛觀的建築依然存在,但這裏變成了進入新都的一處歇腳地。
雞圈修的很結實也很漂亮。
但裏麵養的不是雞鴨,而是豬羊。
大軍調動進入北境,對北夷動兵已是來到最佳時機。
夏雨之際水草充沛正是北夷最強之時,但也是北夷內鬥最狠之時。
中原大軍全麵進攻草原,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金啟晟的騎兵大軍從西境進入北夷,直奔呼哈達老巢而去。
呼哈達如今的實力極強,可就在一路征伐擴大地盤的時候發現。
自己的老巢被端了。
而就在他暴怒想要回返之時,一柄彎刀從他的後心刺入。
至死,都不明白為何麾下之人會背叛自己。
最先和中原大軍對上的是獨狼部。
論攻城戰,北夷不是中原軍的對手,但在草原上以步卒對騎兵,獨狼部有信心一舉將自大的中原人全部斬殺。
但真實的戰場不是臆想。
中原軍的絆馬索車弩連弩讓北夷騎兵吃盡苦頭,而最讓獨狼部膽寒的。
是中原軍的單兵甲。
騎兵衝陣撩殺乃為最強 ,利用戰馬衝撞的力量彎刀從下而上撩殺,中原軍斷臂或腋下重創倒地乃為常態。
但季博常麾下步卒的單兵甲,從設計之初就是為了北夷騎兵而準備的。
一刀沒能斬下中原軍的手臂,下一刻便會被連弩射成篩子。
而那能移動,不依靠地勢便可布下的絆馬索,將北夷騎兵的速度無限壓製,甚至是進行戰場分割。
就在獨狼部打敗向黑山部求援時,一直隱忍不發的天蓮部突然暴起。
誰也想不到。
那根本算不上強大的天蓮部內,竟然出現了數量在五千之數的金狼鐵騎。
金狼王帳獨有也最強的金狼鐵騎。
黑山部大敗向後撤退。
獨狼部也在同一時間向後撤退,包括其他大量小部落也是在向後退。
但全麵進攻下,他們在被刻意驅趕下能撤退的方向隻剩金狼神山。
接連平叛失敗,重傷未愈的金狼王更加的虛弱。
而善於經營奉主的馭緹也是不負眾望的,成為了金狼王冊封的最高統帥。
他是真的沒讓季博常失望。
所有戰敗的北夷勢力被驅趕向金狼神山退卻,中原大軍已到草原腹地。
若是一般的庸庸碌碌的統帥,一定是去聯係這些人凝聚一處對抗中原人。
中原人占據絕對優勢但騎兵數量和北夷沒法比,這就是會導致中原人的機動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