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末年,權宦當道,相互勾連。百姓怨聲載道,苦不聊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大夏的第一代帝王,開創者李高祖曾經說過:“民可載舟,亦能覆舟”。當百姓生活不下去了,他們就會反抗,於是大夏各地紛紛起義。

統治了三百餘年的大夏朝,在最後一位帝王李道乾手中,終於還是被各地勢力所分裂。

東雲洲的周世涼,南水洲的夏侯傑,西山洲的王炳,北部洲的軒轅孤易紛紛起義,割據稱王,地處中部的天景洲大夏最後一位帝王李道乾苦苦支撐,但是也是危在旦夕了。

大夏內部戰火紛飛,塞外還有草原雄兵虎視眈眈,西部佛國也是窺伺已久,百姓們的日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各地都有流連失所的難民,屋已毀,家已破,何處才是家?

許多百姓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於是占山為王,搶劫掠奪,幹起了這一本萬利的買賣,這種情況,更加加劇了大夏朝的滅亡。

俗話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亂象必出英傑,亂世才能出英雄。

就在那北部州的武當山,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武當山上習武,他的名字叫做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