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經文“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聖人法此,將萬民居落聚家成裏,聚裏成縣,聚縣成州,聚州成府,聚府成國。將人類的君臣、父子、夫婦、男女、兄弟根據上下、長幼而定人倫之序;按照方隅地理、風土民情而定分布管屬。人的德性有優劣,材質有厚薄,根據人的賢愚、巧拙及擅長區分官位大小。救國有國君,府有府台,州有州官,縣有縣衙,裏有裏長。由國統府,由府統州,由州統縣,由縣統裏。以上均根據天時,以時積日、以日積月、以月積季、以季積歲的運度之數而定的。
丁、體悟審辨事物的發展變化
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因在暗處,故謂“盜機”。事物時刻不斷地處於變化之中,故老子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又日:“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矣。”“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既此,其身應柔弱謙下,恭儉退讓,忠恕信義,薄斂後施,不興徭役,不奪民時。以此處身身必固,以此治國國必富,以此理民民必安。故《六韜 文韜 盈虛》中太公讚:“帝堯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綿綿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寶,淫泆之樂不聽,官垣屋室不堊(塗刷),甍(棟梁)桶楹不靳,茅茨偏庭不剪。鹿裘禦寒,布衣掩形,糲梁之飯,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作之時,削心約誌,從事乎無為。”這樣,雖是克約自身,但其中確含藏著長治久安和“盜機”。老子日:“是以王公自稱孤寡、不穀。”雖是自賤,但在暗中奪取了萬民對他的尊敬。自古迄今,富國安民之法,莫過於此。三、論兵
本書第三章不僅論述強兵戰勝之“術”,而且兼論修齊治平之道。“術”是料敵統軍、駕馭將帥的技藝。章首以“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作例,全心全意、聚精會神體悟敵人主力、目的、詭計及戰略計劃。禦將攻敵,首先斷絕耳目之力,去除利欲之源,為克敵製勝的先決條件。以“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為戰略方針,除暴安民,勢在必行。應以解救生靈為重,急民之所急,惡民之所惡。如此,方能獲得眾將獻策,士卒效力,萬眾一心。在疆場臨敵時,不以個人安危為重,能奮勇當先。這樣雖然用之“至公”,卻在暗中盜取了萬民的擁戴,又是“至私”。
以“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為攻戰之術。選擇陣地,必須選在敵人不料不測之處,方能獲勝。《孫子 九地》中說:“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吳子 治兵》中說:“凡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其善將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受敵可也。”故日:“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這樣,在表麵上看是死路,卻在暗中盜取了對方的麻痹不妨,又乘對方因獲勝不妨的機會,乘勢出擊,威似烈風,快如雷電,使敵人在幸生中置於死地。
以“禽之製在氣”為統軍禦將之術。禽能任意飛翔是有善於製氣之術。載舟、覆舟都是水,飛翔、墜落均是氣,擁戴、反對都是民。既此,欲領兵攻戰者,統軍禦將之術至為重要。
以“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為誘敵之法。《老子》日:“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引魚上鉤,先投香餌。以上說明《黃帝陰符經》充溢著克敵製勝的兵法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