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佛道爭端已有數百年,最近幾十年尤甚,前有佛門戒空以落魂塔殺害道門大批青輕高手,後有道門首腦結盟強勢反擊,彼此仇怨越來越深,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陳摶與惠能分別得到道祖和佛祖的授權,代師布局,因此雙方約定齊集教內高手,擇時擇地決戰。數月前雙方約定在臨安城西梵天寺決戰,陳摶召集上百名化神期以上的高手赴約,一決雌雄。
兩日後陳摶返回武當山,他坐在扶搖間的床榻上一言不發,神情蕭索,意態蒼茫。
青陽子暗中點算人手,發現去時百餘人,歸時隻有數十人,梵天寺一戰折損近半,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眾人詢問戰況戰果,大多數人和陳摶一樣默不作聲,周載淵簡要地把戰鬥的經過對黃載淳他們說了一遍。
惠能對此役頗為重視,他糾集了眾多佛門高手,意圖與道門抗衡。本來惠能準備相當充分,勢力也大體與陳摶旗鼓相當,但中途卻發現了意外的變數。
黃順弟子周載淵橫空出世,一把千魔斬所向披靡,劍鋒所指神阻殺神,佛阻殺佛,很多佛門無相期(相當於道門返虛期)的高僧死於周載淵的劍下。最讓他們心有不甘的是周載淵隻是區區一個道門化神期的小人物,其修為在所有隨陳摶出戰的道友中也隻屬普通。
此役惠能一方折損過半,一場勢均力敵的決鬥因為周載淵這個變數的出現而發生了戰略傾斜,以佛門慘敗收場。但是道門慘勝猶敗,所以陳摶的心情一直好像被一塊大石頭壓著,一直到武當山都沒有說過一句話。
各派高手一見陳摶那難看的黑臉,便識趣地向青陽子告辭,並稱日後再朝見陳聖。
周載淵卻沒走,因為他看到黃載淳等人求見陳摶,就知道有事發生,所以跟著進了扶搖間。當他聽說師父和蕭若水私通,做出不倫醜事的時候,其震撼莫可名狀。
周載淵對蕭若水一見鍾情,不過他對蕭若水前即後離的情形記憶猶新,所以一直認為蕭若水潛心向道,不會貪戀兒女之情。周載淵對師父無比尊重,唯獨對其長相不敢恭維,就算蕭若水真的思凡懷春,對象也不會是師父。哪知現在竟然是他認為絕不可能的二人搭在了一起,其吃驚程度不問可知。
“求希夷先生指點,晚輩該如何去做才好?”
黃載淳誠心誠意地向陳摶求助,希望他可以看在師門的淵源上指點迷津。陳摶沉吟了片刻,無奈地說:“唉,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這一劫是他命中注定,避無可避。正所謂一啄一飲,莫非前定,解鈴還需係鈴人,即使我強行幫他渡了這一劫,將來也必有更大的劫難等著他。”
陳聖都這麼說了,黃載淳知道他無論如何也要袖手旁觀了,但是係鈴之人在哪裏?黃載淳心裏卻是一點底都沒有。
陳摶看穿了黃載淳的憂慮,嗬嗬笑道:“莫急莫急,一定皆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