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他的嘔心瀝血的詩集不翼而飛了,他心中十分著急。忽聽得那美麗的少女也失蹤了,縣官又被人殺死了。這一連串的事件究竟是什麼人幹的?他絞盡腦汁思考著,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們在城門口截住了那兩個形跡可疑的人……
他們四處尋找,到處呼喚,卻不見溫鳳的蹤影。他們的叫喊聲驚動了孟劍秋、英傑、武小燕和肖夫人,他們都來詢問出了什麼事,經紀曉嵐和肖綺婉一說,頓時都感到好像出了什麼事。
紀曉嵐猛然想起似的說:
“綺婉,你看看我的詩集在不在?”
肖綺婉跑進裏屋查看,卻不見了裝入詩集的書囊,立刻驚叫起來。
眾人眼見詩囊不見了,立刻意識到那少女是個竊詩的賊。
紀曉嵐想了片刻,讓大家分頭到前院縣官葉青雲的家裏和其他人家去看看,看是否有溫鳳的蹤跡。
結果武小燕和英傑跑來說:
“前院出了慘案了。葉青雲被人殺死在家裏,一家人正在慟哭不止。”
孟劍秋趕來說:
“在馬廄裏,我們的馬都橫臥不起,不吃不喝,原來被人點了穴。我一一解開了,那些馬又站起來吃草喝水了。”
肖老夫人說:
“我在院門前撿到了這個發夾,你們看是不是那女人的?”
肖綺婉接過一看,遞給紀曉嵐。紀曉嵐仔細一看,說:“這是溫鳳的發夾。”
眾人一怔,追問道:
“你怎麼知道是她的?”
紀曉嵐認真地說:
“是她的,這不會錯的,我曾摸過她的頭,親眼看見她頭上的發夾,就是這隻白色的發夾。她為什麼會把發夾丟在院門前?這說明她從院門逃走了。”
眾人一齊問:
“這麼說詩集是她偷走的?”
紀曉嵐說:
“根據我的看法,很可能是她偷走的。因為她給我研墨時,眼睛總盯著我的詩集,她像非常注意詩集。天黑後,綺婉把詩裝進書囊時,她還站在裏屋的門口一直看著,直到綺婉把詩囊放好後,她才不情願地離開了。看樣子,她對這個詩囊非常感興趣。”
大家也都同意他的看法。
可是,大家又提出前院葉青雲被殺是怎麼一回事?
眾人一時說不準。
有人說很可能是溫鳳與葉青雲發生了什麼矛盾,溫鳳殺死他逃走了。
又有人說這不可能,因為溫鳳是個柔弱女子,她怎麼能殺死葉青雲呢?
再說葉青雲又是她的舅舅,她怎會忍心殺他呢?
還有人說這裏麵很可能另外有人懷有別的什麼目的,夥同溫鳳殺了葉青雲,又點了馬的穴位。
此人這樣做的目的是阻止孟劍秋和英傑騎馬去追趕他。
總之,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著這件事,誰也說不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時候,天色逐漸亮起來,星星和月亮還沒有完全退回去,正處在曙色與夜色相互交替的時候。
紀曉嵐聽了他們的議論,把思維集中在最後的那條議論上,是什麼原因要把馬的穴脈封死呢?
為什麼不把馬殺死呢?
點穴封閉馬的氣脈而使馬倒地不起往往引不起人們的注意,以為馬得了病。如果將馬殺死,那會引人矚目而對殺馬的人不利。
紀曉嵐考慮後認為這點了馬的穴道的人是個武林高手。
他肯定與溫鳳有什麼特殊的關係。
說不定是他殺死了葉青雲。
他怕我們騎馬追擊他,所以才點了馬的穴道,使馬不能行動,而使我們無法追擊他。
可見此人想得很周到。
必須設法抓到這個神秘的人。
紀曉嵐想完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其他的人,大家想了一下,都很同意他的看法。
他問武小燕:
“根據你的看法這人會不會是來自京都的高手?你根據他點穴的手法想一想會是什麼樣的人?”
一句話提醒了武小燕。武小燕立即閃動著美麗的大眼說:“學士大人的話提醒了我,我沒有看那被點了穴的馬,卻看了被殺的葉青雲。根據葉青雲被殺的情況看,他似乎是一劍穿喉而亡的。從那劍穿咽喉的傷痕看,好像是一劍亡杜開先所為。因為從殺人的劍術上看,很像京都南關劍派一劍亡杜開先的運劍手段,是不是他幹的?可他為什麼要這樣幹?我有點想不通。”
紀曉嵐轉動了一下眼珠子,頓悟似的說道:
“根據武小燕的說法,我認為很可能就是一劍亡所幹的。溫鳳很可能會是他的人,他們肯定逃出去了,他們怕我們追趕才點了馬的穴道。至於葉青雲被殺很可能是故意製造混亂,引走我們的視線,使我們放棄追擊他們。”
孟劍秋想了一下,當即肯定地說:
“我跟學士大人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也認為此人跟溫鳳有關係,他們合謀偷詩而逃,我們必須立刻去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