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2)

丁敏惠家自然按民家風俗依次接待洪家前來娶親的人,當然,其中自然少不了出對聯讓洪紫波對答,當場考新郎的才智和學問的儀式。丁敏惠讓人代其出的上聯是:“龍潛洱河秋冬春夏皆渡洲”,洪紫波尋思片刻之後,對的下聯是:“鳳翔點蒼風花雪月均飛甸”。在北京求學的丁敏惠的弟弟丁敏章也從北京趕回九龍洲參加了其姐的婚禮,也為考新郎官洪紫波的才學出了一聯。聯曰:“洱河龍飛清風千秋長歌”,下聯洪紫波出口即對,曰:“點蒼鳳舞明月百世流芳”。新娘家在場之人均為洪家少爺洪紫波的儒雅多才所折服,也為丁家小姐丁敏惠嫁了個才貌雙全的好夫君而舉杯同慶。民家娶親的儀式結束之後,最終,棋琴書畫無所不通的新娘丁敏惠告辭爹娘,揮淚而別,坐轎而行,前往洪家。

洪紫波娶親返回洪家大院的途中,在大街上,恰巧與鄭達家的娶親隊伍不期而遇。這鄭達家迎娶的新娘高廣珍也是九龍洲的名門閨秀。當時的境況,正應了一句俗語:“不是冤家不碰頭”。

洪紫波與鄭達家原想趕在對方之前就將新娘迎回家中,卻未曾想窄路相逢,在大街上正好相遇。洪家管家段有義與鄭家管家楊本善急忙上前交涉,可一時難以化解。於是,雙方迎親隊伍鬧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爭著搶道。當地的風俗,兩家迎親相遇必須交換新婚之物方可相讓,否則就會運氣不佳。雙方家丁見迎親隊伍突然相遇,早操武器在手,一擁而上,怒目而視,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洪紫波本是知書達理、聰慧敏捷之人,雖也識些拳腳、習過武術,但大喜之日不可造次,於是,早已抱拳上前向鄭達家施禮,道:“鄭兄,你我新婚之日,本該喜慶有加,卻不意在此相遇。抱歉、抱歉!”

身材壯實、一副公子哥兒派頭、正待發怒的鄭達家見洪紫波如此言說,隻好趨前抱拳還禮道:“洪兄,你我新婚之日在此相遇,難說是一種緣分也未可知。家丁不知好歹,多有得罪。望洪兄見諒、見諒!”

洪紫波手一揮,對家丁道:“退下!難道你等不知是鄭家少爺嗎?拿酒來!我要與鄭少爺同飲一杯喜酒,以釋誤會!”

洪家的家丁早已奉上酒來。洪紫波端起酒杯,朗聲一笑,道:“鄭兄,本少爺先幹為敬了!”

鄭達家也端起酒杯,回敬道:“洪兄客氣了!本少爺也幹了這杯,借花獻佛,恭祝洪兄新婚快樂,娶得佳人!”

洪家管家段有義與鄭家管家楊本善讓家丁互換了物件,清點人馬,各自上路。

一場婚禮風波,就此平息了。

洪紫波拱手與鄭達家告辭,鄭達家也拱了拱手還禮,揚長而去。兩人看似客氣禮貌依舊,其實,內心世界如波濤洶湧的洱海難以平靜。各自的內心深處,恨恨不已。生意之人,大喜之日就觸了黴頭,心中始終不是滋味。

洪家鄭家迎親引得九龍洲人沿途圍觀,少不了有膽大的孩童、少年擁上前去掐光華豐潤、風度超群的新娘幾把,沾沾喜氣,圖點吉利,而丁敏惠、高廣珍兩位漂亮嫵媚的新娘則落落大方,不慍不怒,一任鄰裏鄉親觀睹除了紅綢巾帕下的美容芳顏以外的亭亭玉立的身姿和錦裙繡襖、花枝招展。

洪紫波回到洪家大院時喜客正盈門,張燈結彩的洪家大院筵席大開,燈紅酒綠,招待四方賓客。丁敏惠被人扶出花轎,由洪紫波牽著纖纖素手步入堂屋拜天地、祖宗,夫妻對拜之後,被送入洞房,梳洗去了。洪紫波則忙裏忙外,應酬賓客,不亦樂乎。

賓客酒足飯飽散去之後,鬧新房的陪郎也走了,時辰已是深夜,洪紫波手執尺子急不可耐地進入洞房,揭去丁敏惠頭上的紅綢巾帕。頓時,光彩照人、美豔超群的丁敏惠呈現在洪紫波的麵前。“真如天仙下凡,蕩人心魄呐!”洪紫波驚異丁敏惠俏麗如仙的美豔。

丁敏惠此時此刻嬌羞驚恐不已,心跳怦怦。她唯一能感知到的是洪紫波急促而溫熱的呼吸,甜蜜中萌生出一陣眩暈。迷糊之中的丁敏惠心中蕩起一陣陣柔情,紅色嫁衣的鈕扣如何被洪紫波粗野地解開也捉摸不清了。她被洪紫波抱到床上,愈摟愈緊,以至於幾乎甜蜜地休克過去。

洪紫波猛如一頭威武的雄獅,沸騰著渾身湧動的熱血,狂吻著丁敏惠的香腮和芳唇。丁敏惠在洪紫波一波又一波單刀直入的攻擊下,早已頭暈目眩,力不能支,禁不住驚叫失聲,雲來雨去,雨去雲來,早就如仙如幻般享受到了青春難抑的饑渴和天生地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