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門風或將崩壞,為避免出現更多吃貨,師門長輩不得不痛下決心。
治病救人是徹底失敗了,但還可以懲前毖後,師門要求離經叛道的問題少年外出遊曆。其實大家都明白,所謂外出遊曆,實際是變相逐出師門,門派沒把話說死,或許隻是為了顧及湯晨師傅的顏麵。事實上,如果不是師傅一直在為他開脫求情,問題少年早已被掃地出門。
離開時,師傅在山門內默默目送。
師傅對少年的突然沉淪傷心欲絕。
師傅無法接受,從小乖巧聽話的弟子,一場大病後性情驟變,跟換了個人似的。少年以前缺乏主見,從不忤逆自己,現在卻固執得可怕。那些奇談怪論,還有聞所未聞的烹調知識,又是哪裏來的?
湯晨無言以對,師傅對他好,可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對一位誌在吃遍《朵頤錄》上所有美食的吃貨而言,因修煉放棄天下美味,純粹是慘無人道的自殘行為,完全無法接受。與其勉強在一起痛苦終生,還不如早作決斷互不耽誤。
道不同,不相為謀。
脫離師門後,這廝便背著餐具,開始流浪四方的饕餮之旅。
那一年,少年十二歲。
“來到這個世界三年了,歲月果然是把殺豬刀……”湯晨感慨著。
吃了些幹糧,身體稍稍恢複些力氣,不顧渾身上下的酸痛,湯晨強迫自己起身。他希望趕在太陽下山前,抓緊時間找到出去的路。
在山崖下,湯晨找到了一汪清潭。
潭水清澈澄淨,甘甜可口。湯晨飽飲後,將全身上下洗得幹幹淨淨,又在水潭邊將傷口處理完畢,確保不會因血腥味招來野獸,才繼續上路。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沒有找到出口。
還有一些發現,讓湯晨的心情變得沉重。
從山崖走勢和樹林分布看,這裏似乎是個絕穀!
走了這麼久,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看起來就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可湯晨總覺得缺了點什麼,一時間卻又說不出所以然。
湯晨突然停下腳步,渾身發冷。
他終於意識到問題所在!
沒有飛禽走獸,也沒有蜂蝶昆蟲,一路走來,湯晨沒有看到任何動物。風搖動樹葉,發出沙沙響聲,卻始終未曾聽到,森林中該有的蟲鳴和鳥叫!湯晨一路飛奔回到水潭邊,想在潭中找到一兩尾魚,以證明這裏並非動物的禁區,給自己一點安慰,可無論他多麼努力,仍然沒有任何發現,潭邊也沒有動物飲水留下的痕跡。
作為一名修士,哪怕是煉氣五層修士,也能通過神識快速感知到水源,湯晨有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他有很大把握,這或許是附近唯一一處水源。
唯一水源,卻沒有動物來飲水……
最後一縷陽光在森林中消失。
湯晨的心就象這森林一般,漸漸墜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