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縣令兩個月的時間都在做什麼?”
這位新君不止一副仙人麵孔,聲音也如珠玉碰撞一般好聽。
但宮殿裏的所有人,聽完他的幾句話,卻紛紛臉色一變。
起居郎低下頭,看了下兩位大人微變的臉色,低下頭把這個也如實記錄下來。
【帝問之,平與弘色變……】
他心裏也在感慨,看著新帝十幾天都在先帝官前,做叔叔的倒是比尋常人家守孝守的還狠。
本來這位從前也沒什麼名聲,也就先帝遺詔把他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結果現在一看,具體內容還是存疑,但好像他還真不是個好糊弄的。
不過跟了十多天就跟到一個大新聞,起居郎也心滿意足。
管理下麵政事是丞相的職責,檢查百官是禦史大夫的事,正好公孫弘和朱平兩個就在這裏,皇帝這麼一說,這事往上追溯和他們多少有點關係。
公孫弘低頭行禮,他先認領了一個失察的罪過,識人不清選錯了縣令。
是的,阜陽縣令董成,還真是他在武帝在時舉薦去做阜陽縣令的。
武帝在的時候下麵官員自然敬重他,前兩年小皇帝新上任,下麵官員難免有點心思變動。
案發的時候先帝還在,隻能說董成沒在意下麵劉家這等小事,以至於現在鬧成張家被滅門這麼大了。
朱平也跟著說自己作為禦史大夫,檢查百官的責任沒有盡到。
這人也不是他舉薦的,阜陽又不在洛京,這案子當然和他沒關係,隻是跟著公孫弘一起賠罪,多看看這位新君的態度而已。
小白是有點生氣的。
他在現代社會還沒真正步入社會,沒遭遇過什麼社會毒打,去了修仙界過的更是平安順遂,就是各種修煉。
重開以後一直就長在宮廷,這兩年才出去山裏宅著,哪怕知道自己到了個封建社會,也對這個世界認知並不足。
看見這個劉芍的案子,久違的想起了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升起了一點正義感。
看下麵兩個胡子花白告罪的老人家,他感覺有點憋了。
認錯有什麼用,解決問題啊。
“兩位大人,按我大晉律令,這案子該如何判?”
這個事情出來,阜陽縣令肯定是做不下去了,小白現在就隻要了解這樁案子,以及這兩個人要讓自己裁定的點是什麼就好。
禦史大夫朱平抬頭:“按照我大晉律令,雖然劉芍主動認罪,但她殺了張家十三口人,按律當斬之,以儆效尤。”
他念完律令就等著皇帝做決定。
丞相擔心皇帝沒經驗,真的就按律處決,趕緊道:“百世猶可以複仇也。劉芍是為父母兄長報仇,孝行可嘉,她手刃仇人,合乎情理啊。”
小白現在明白他們是找自己商量什麼了。
情理法,劉芍情理都占,符合傳統樸素的道德價值觀,但唯獨不合大晉的法律。
情理法到底該如何取舍決斷,這也是個從古至今都讓人頭疼的難題。
以前跟著大侄子上課的時候,也有不同的老師表達他們不同的觀點,明顯大家的思想主張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