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小學的教育重點是語文、數學、科學、體育,體育不說了,數學和科學都是聖天子編的教材,語文,就是曹珮和魏驍一起編纂的。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用基礎的詩歌、兒歌做啟蒙,再拿諸學派著作裏的小短文短句,隻教做人的道德,一點學派理念的東西都不帶,不同學派關於治國的理念更是一點都不帶的。

因為這小學教材的編纂,諸學派先是自己學派內部掀起一場關於正統的爭論,自己學派爭出來個高下之後,再想辦法去找魏驍通融,把關於教材上他們學派內容那部分讓他們改改。】

包括溧陽在內的學派:豎子!

人在鄉下帶學生的曹珮和正在老家自己讀書的魏驍:啊?

這麼得罪人的事,是我幹的?

懷疑過後,二人又很平靜的接受了這一切。

魏驍:諸學派吵來吵去太混亂了,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聲音,但不能有這麼多的聲音,是該好好壓壓他們的氣焰!

曹珮:現在就想先把我們溧陽學派整合整合,但是我現在人微言輕輩分低,恨啊!果然還是先去洛陽,一定要想辦法混到十三殿下身邊,貼錢我也要給他上課!

【上雍學派則是一部分人抓緊時間熟讀小學教材,在長安小學教書,定期開公開課,在民間給天子篩選天才,另一部分帶著《洛字》一起去大晉各縣,搞基礎掃盲,推廣新字。】

上雍學派:嗯,很合理,堅持不懈發展教育,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天涼了,要不找個我們學派裏最會搞兒童教育的去洛陽吧,收聖天子做學生這事就靠你了!

【奇水學派,一部分人跟了仝拾去出使西域,剩下的不是在白登山天星科技園打鐵造兵器,就是在各個城市搞防禦工事,協助官員在西北築新城。

最出名的,就是牧草祖師爺漢斯了,一個人負責整個朔方牧場的牧草工作,試驗牧草貯存,教學生,讓草枯時候的牛羊也能吃得上食物,一己之力帶動整個河套地區的養殖發展。】

南楚,還沒收徒的子川記住了這個漢斯的名字,心想能被後人記住的,還有如此功績,肯定是他們南楚的天才。

【公孫雄辯術,兩學宮的學生人人都會,因為大家都打辯論,就不多說了,反正聖天子對公孫辯術的態度是你們可以用,但不準沉迷研究。】

所有學派都理解,這種雄辯之術,確實用可以用,不能沉迷。

【兗州學派不用說,待遇一直不差,直接能在學宮開法學院,兗州學派大佬進駐上課,畢業學生過了法考不愁出路。】

兗州學派:謝謝後人,一下就安心了呢。

【我們雖然都天天笑話諸學派從一開始入洛陽就被聖天子拿捏,後麵步步都在聖天子計劃中,但諸學派能一步步被聖天子安排,那是因為聖天子也是真的不拿他們當外人。

有用的人才,不管你是什麼學派的,什麼出身的,聖天子都不在乎,該給官位給官位,待遇榮譽都不少。

不合適放去朝堂的,你們就在學宮修書教課,好好傳承文化。

都是中原人,中原文化,隻要是好的,小學教材都能采用,到了學宮那更是了,除了醫學生,所有學生那都是必修數學和一門文科,再一門科學,文科那可都是給諸學派放手開的理論課。

聖天子都不在乎學生到底選什麼的,隻要他們時間夠,規定的三門學了,每節課都去蹭課聽也行。

不過一門數學和一門科學已經要了大家老命了,文科大部分不是選修自己學派的,就是選修好畢業的。

昭明三年,月氏被打下來之後,西北嚴重缺人才,聖天子自己出卷,朝廷大臣們親自抄卷,在還沒開始授課的洛陽學宮開始考試取材。

往後也都是朝廷什麼時候缺人了,就去學宮考試挑人才,考試內容則完全和各個學派的東西無關。

也是在這麼多年的學宮教學和大晉國考裏,諸學派完成了合流,沒一百多年,基本大家介紹都是說自己是洛陽學宮多少屆,學什麼專業的,而不是某個學派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