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頭銜,給聖天子是毫無懸念的。
他做大晉皇帝之後,驅匈奴、平內亂,選賢舉能,平鹽價,通絲路,伐不臣之國,收東南、西南順服之民,外邦皆尊他為共主。
再說地方,誅燕地豪強,給燕地百姓分田、低息貸款賣牛賣農具,十年之後燕地就恢複元氣,並且人口開始回升,燕人無不感念聖天子。
蜀地開鹽井,修都江堰,發展蜀地絲竹造紙技術,把茶園開到了蜀地,大力提升了蜀地的經濟文化。
河套地區,分農具、升武器,開關市,開鹽湖,大力發展畜牧業、羊毛紡織業、乳製品加工業,讓邊區富裕起來,成為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的結合典範。
西北地區大力發展絲路貿易、駱駝養殖……
吳越地區興修水利,推廣輪作、套作耕種技術……
南方經濟作物種植加工園……
大晉在他手裏的幾十年,領土擴張並且很穩定地傳給了下一代,經濟文化教育高速發展,天下再無諸國子民,隻有晉人。
大晉從他開始,變成地球上獨一檔的文明,在商隊和匈奴人的馬蹄能到達的地方,所有這些地方的人口中,大晉都是一個富裕、和平、文明的地上天國。】
長長吐出一口氣,穆王孫高興道:“此乃天下歸心!”
第五嬰也下了決心,“崇之,你喜歡什麼封號?”
他要廢太子!他也要被後世人不停地誇誇!
早做好心理準備的第五崇之高高興興道:“就梁王吧,求定給小白選了這個,現在給我也不錯!”
穆王孫想說什麼,公孫弘搶在他前麵,高呼“陛下聖明”。
穆王孫趕緊眼睛看向旁邊還在記錄曆史的起居郎,“別記了,拿布帛和筆墨來,老夫來替陛下草擬立太子的詔書!”
朱平拉住恩師穆王孫,“老師,您資曆大,我大晉第一封立太子的詔書也是您親自寫的,這廢太子的也由您來寫吧。再立太子的就讓我來代筆!”
第五嬰:“……孤可以自己寫。”
第五崇之:“我這個前太子來寫不好嗎,更顯得我們第五家兄弟情深!”
小白:“有人問過我的意見嗎?我不想做。”
朝堂上靜默一瞬,大家就繼續爭吵自己的去了,似乎小白什麼都沒說。
第五嬰抓緊時間自己把冊封詔書寫好,第五崇之作為太子,也不寫廢太子詔書了,第五嬰就讓他寫自己的太子禪讓詔書。
【戰略家,這個稱呼和政治家很相似,但區別很大。
作為政治家的聖天子,主要負責領導和管理國家政治事務,影響社會曆史的發展,工作內容是具體的政令製定、管理朝廷。
戰略家的聖天子,則更側重於全局性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目標設定。負責製定和實施長期的戰略計劃,以確保組織或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勝利。
戰略家需要具備宏觀視野和全局意識,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聖天子的戰略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好幾件事看出來。
在他決定和匈奴簽訂盟約的時候,他就看出來,草原民族這個生態位是不可或缺的,以前是東胡,現在是匈奴,沒了匈奴,以後也會有其他人。
所以他一早就想好了要自己找個能拿捏的鄰居匈奴,用鹽卡住匈奴的咽喉。
關市貿易,以前我們都說是的農、牧文明間友好貿易,說聖天子會掙錢。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那些絲綢和酒都是掙外快的添頭,聖天子壓根就不缺錢。
聖天子的真正目的,是讓本來缺鹽的遊牧民族能夠有一個和平獲得鹽的方式,並且讓他們習慣這種貿易換取鹽的方式。
還通過貿易,讓他們的貴族主動多養羊,把羊毛都賣給晉人,而做出來的羊毛紡織品,大部分都晉人消化了,也有一部分又能流通回了草原貴族的衣櫥。
至於貴族多養羊,甚至侵吞底下人的羊,導致草場不夠吃,底下人活不下去怎麼辦?
沒關係,除了在草原自生自滅,做商隊強盜然後被周祀的騎兵掃除,也還有其他出路。
他們可以來歸晉城,幫歸晉部的牧民收割、儲存牧草,掙個口糧,好歹還能勉強活著。
想掙多一點,那可以加入商隊,給商隊做保鏢,或者給歸晉部做雇傭兵。有養殖、獸醫、牧草培育技術的話,恭喜你,可以進入大晉,朔方牧場歡迎你。
合同期表現優異,甚至能舉薦你去長樂學宮做老師,包吃包住還有身份地位,給你發優秀晉人才有的路引。
草原也不是沒有人才,找一找,總能找到對大晉有用的人才,而大晉歡迎一切優秀的人才。】
大家聽懂了,這是拿真金白銀來收買匈奴貴族,人為激化匈奴的內部矛盾。
被大晉收買了的匈奴貴族,好好的自然願意臣服大晉,他們能活得好,南下的意願就也不強,有他們這個熟悉的鄰居在,總比又來一個新生勢力強。
貴族們安分了,底下人不安分,能量也有限,還可以拿來給大晉練兵。
這種時候,大晉還能以極低的代價,把草原的低端勞動力和優秀人才吸引過來補充自己……
怎麼想都是好處多多的事。
公孫弘已經思考起來這事的隱患,“隻是我大晉也必須兵強馬壯,方能震懾夷狄。而且大量胡人南下,還需得提防他們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