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觀影二十三(3 / 3)

我們都知道,聖天子眼中,宗室、貴族、官員,和無名無姓的廣大黔首,都是他的子民。

顯然,聖天子刪掉這一段話,隻是因為他認為大晉還沒有這樣美好,成非誇過頭了。

如果是普通的帝王,他們是不會介意這樣的誇讚。

而從不介意成非寫作題材的聖天子,卻因為自己沒有讓大晉達到這個程度,刪掉了成非這一篇賦。

那up我認為聖天子有一個讓天下晉人都豐衣足食,不被餓死的心願,是不是很合理?】

合理,太合理了。

晉人不知道後世帝王會喜歡聽什麼樣的誇讚,但是他們自己從前的國君愛聽什麼,他們可太清楚了。

如果對他們的國君說,國境之內,百姓衣食富足,那國君們會高興的不能自已。

隻要國家裏數得上名字的貴族能過得好就行了,那些姓名都沒有的賤民日子過得如何,沒人會在乎。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會在乎成非這一篇文章的聖天子,的確是在乎他治下的所有百姓。

也是,他畢竟是麵對燕的暴民,都能隻身下馬,同他們說話,還給他們田地、糧食的人。

【Up知道還是會有人反對,說聖天子人就是誠實,從不說謊,他治下的百姓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他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稱讚,不能說明他就有這樣的心願。

大家別急,繼續聽我講。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出土資料顯示,廚神越王的廚藝也是聖天子教的,並且根據重山的回憶錄,聖天子以前小的時候,還會給他的好大侄兒搞點營養品,燉個湯,磨個豆漿什麼的。

會做飯的美食家,肯定也是欣賞美食,愛吃美食的。

那麼為什麼有關聖天子的記載,是他常年茹素?

別的君王吃素,那吃的也得是什麼上好的山珍,什麼靈芝之類的,豆製品更是花樣百出做素菜。

而聖天子吃素,就是每天早晚喝個一碗稀粥,還什麼小米粥,雜糧粥一起來,讓我時常擔心他身體的營養問題。

並且既然他自己如此擅長美食,越王也如此擅長美食,為什麼聖天子不是支持兄長發展美食行業,而是讓越王投身教育行業?

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大晉的糧食真的不夠吃!

美食做的花樣百出,需要的調味品香料也會很多,在此過程中就需要分出勞動力來。

然後美食製作過程中,食物的消耗也會成倍的增加。

畢竟麵對好吃的東西,我們都是能吃多少吃多少,而對普通的雜糧飯,大家能吃飽就行。

別人也就算了,聖天子他還能吃不飽?

光是禮儀裏寫的葷素美食,聖天子都碰也不碰,分明有能力吃素也吃最頂級的素,可他偏偏在吃的上都不如他的官員。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就連這點勞動力都不願意浪費在自己的吃飯上,二是他知道大晉有多少人吃不飽,穿不暖,他於心不忍。

因為不忍,所以在去河套三城後,看見那裏被胡人劫掠後,百姓衣不蔽體,瘦骨嶙峋的模樣,他讓太尉好生負責安撫百姓。後麵兩年,升級三郡武器時,雲中郡守順便死命給自己郡裏摟鐵農具,他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長在深宮,也算馳騁過疆場,更見過百姓。

重農的君主那麼多,大家春耕都會重視,也不乏有君主會自己耕種,但能培養農業人才,直接把農事發展成農學的君主,聖天子是獨一份的。

雖然在晉幾百年裏,大晉都還沒有能達成讓百姓豐衣足食的目標,但是我們後人現在達到了。

而且晉人過去為了這個目標而埋藏留存的那些種子,現在對我們依然有重要作用,你們的農學研究,就是托起我們現代農學的巨人肩膀。】

後人說這話時語氣都有些哽咽,晉人頭一次感覺自己有些聽不懂了。

兩千多年後,連尋常賤民,都能夠衣食富足了?

第五崇之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弟弟未來的很多偉大誌向,但這個讓所有晉人,包括賤民都能衣食富足的誌向。他還是覺得過於宏偉,得問問清楚,萬一隻是後人瞎想呢。

“小白,你真的想讓全天下人都豐衣足食嗎?”

還長在深宮的小白沒見過外麵的模樣,他清楚封建社會應該都好不到哪裏去,但他也想知道:“有多少晉人,會死於饑餓和寒冷?”

第五崇之誠實道:“如果真如後人所說,你認為所有在大晉領土上的人都是晉人,是你的百姓子民的話,那無人清楚這些晉人的數字。”

姓名都不曾有的人,是貴族和豪強家中的奴隸。

現在的大晉,從前的諸國,能知道的也是會給他們上稅的人,很多人都入不了統計名冊。

第五崇之問小白:“你認為他們都應該能穿衣吃飯嗎?”

小白沉默半晌,說:“我隻是不喜歡人被餓死、凍死。”

第五崇之心情複雜地摸著他的小腦袋:“比起願意幫助百姓解決不平事,你這個願望……”

至此,第五崇之終於明白,為何其他君主皆有諡號、廟號,而小白隻是“聖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