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創作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風靡全球,成為現代偵探小說的經典之作,也成為後代偵探小說創作的典範。作品已被譯成50餘種文字,被改編成200多部電影、電視劇集。這些膾炙人口、曆久彌新的作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偵探小說迷。
那個口銜煙鬥、神態嚴肅、行動詭秘、神通廣大的大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也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幾乎忘了他隻是個虛構形象,而把他視為實有其人的英雄,崇拜備至。
就連小說中虛構的福爾摩斯的住宅——倫敦貝克街221號B幢,也成為福爾摩斯偵探迷們向往的地方。現在,那裏已被建成福爾摩斯博物館,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前去參觀。至今,他的住宅仍會收到許多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信件,信封上赫然寫著“福爾摩斯先生親收”的字樣。
柯南·道爾一生共創作了60篇福爾摩斯探案故事,其中中篇4個,短篇56個。這些短篇燦若滿天繁星。本書收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1個短篇,如《斑點帶子案》、《紅發會》、《波西米亞醜聞》等,既是柯南·道爾在1927年所選的他認為最好的12個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中的幾篇,也是多家報紙、雜誌,如英國的《觀察家報》、《貝克街期刊》等在讀者調查中評選出來的最受讀者歡迎的幾個短篇佳作。
書中篇目分別來自五個短篇集:《冒險史》、《回憶錄》、《歸來記》、《新探案》、《最後致意》。一個個獨立的短篇故事讀起來讓人既痛快又省心。這些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僅在於故事情節吸引人,創作手法豐富,也在於對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畫。
案件創作內容涵蓋密碼、間諜、皇室醜聞、密室詭計、遺產爭奪、“打字機推理”設計、“反敘式推理”設計,還有首次出現的“狗為什麼不叫”的設計,等等,有的精密別致,有的簡潔巧妙而考驗能力,有的富有教育意義。涉及的人物廣泛,有教授、醫生、主教、船長、政客、貴族、建築師、學生等。案件可謂極盡“吸引眼球”之能事,故事特色鮮明,可讀性較強。
作者巧妙地設置了華生這個故事的記錄者和敘述者角色。在小說中,華生是福爾摩斯的助手兼“新聞發言人”,掌握著第一手資料。
小說分別采用多種敘述手法,如回憶倒敘、大故事裏套小故事、旁敘、插敘等;各情節能自圓其說,論證嚴謹;小說對驚險場麵、緊張氣氛的描寫和烘托也極為成功。
人物形象上,作為絕對主角的福爾摩斯形象豐滿生動。他集諸多身份於一身,如科學家、偵探、紳士、藝術家、英雄等,但他並不是神。他乘坐馬車、火車出沒在倫敦各個地方;他住在眾所周知的旅館裏,閱讀《每日電訊報》和其他的報紙。他正義、寬容、仁慈,富有人情味;他的言談舉止不做作,富有幽默感。他的那種驕傲自負已經變成自己的社交談吐方式,熟悉他的人們早已習慣,他也完全配得上這種德行。那些小瑕疵並不損害他的形象,反而使他顯得更真實飽滿。
不管是20幾歲、30幾歲、50幾歲、還是70幾歲,不朽的經典佳作,一輩子總想要讀上一遍。百年前的故事今天讀來依舊生動有趣,扣人心弦。閱讀本書,希望讀者能從福爾摩斯的思維方式中獲取啟迪,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