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妖鼓(1)(1 / 3)

——夢野久作

作者簡介

夢野久作,本名杉山直樹,後改名杉山泰道,是日本著名幻想文學作家、“變格派”推理大師。夢野久作有“妖怪作家”之稱,其所屬的“變格派”講究人性的怪奇、醜惡、戰栗心理的唯美麵,使得推理小說充滿了文學藝術氣息。其代表作《腦髓地獄》(1935年)被稱為“日本推理小說的四大奇書”之一。

我在下麵所要講述的,是有關一個手鼓的因緣故事,這也是我的最後遺書。我想,也許隻有真正理解樂器聲音之扣人心弦的人,才能相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希望看到遺書的人,能夠將這封遺書公開,隻有這樣,我才能死得安心。

這隻手鼓被稱為妖鼓,妖鼓的名稱發音與能樂中的“妖怪”相同。

妖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看起來卻像全新的一般,難道是因為它是由有斜木紋理的血櫧製造而成的緣故嗎?傳說妖鼓的聲音很奇怪,普通的手鼓會發出明朗的“砰……砰”聲,而妖鼓發出的卻是陰沉而有餘音的“剝……剝……剝……”聲。

據我所知,這個聲音已經詛咒死了七個人,因聽了鼓聲而壽命縮短。現代人大概不會相信這種詛咒,若非親身所知所曆,我也決然不會相信。

這些被詛咒的人,其中的四個是大正時代的人,另外三個則死於最近,而這幾個人的死亡,無論如何都與我脫不了幹係。警方認定,凶手就是我,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我就是音丸久彌——被詛咒的人們中幸存的最後一個人。

我打算將這隻妖鼓擊毀,然後自盡身亡。現在,我終於可以放心地寫下妖鼓的來龍去脈了。

這個妖鼓是用人們稱為寶木的有斜木紋理的血櫧古木製成,妖鼓的外側是泥金畫,上麵刻有各種珍寶的萬寶紋。在全日本,隻有一個人才能鑿刻那種古木,他就是音丸久能。

音丸久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他本是一個貴人的庶出之子,因為愛好製作手鼓而遭世人蔑視。但他毫不在意,在與一個商家的女兒結婚後,反而根據“鼓音”一詞,為自己更姓為音丸。

音丸久能將製鼓興趣變為專業後,開始出入各處貴人宅院,結識了不少美女。有一次,在一家姓金大路的公卿宅院中,他發現了擅長打鼓的綾姬公主,並對她一見鍾情,難以自拔,於是借送鼓為名向她求愛。殊不知,綾姬並不是用情專一之人,且品行相當惡劣,在與音丸久能交往之前,她便與很多男人保持曖昧關係,並且膝下早有私生子,她與音丸久能交往也隻是貪圖一時之歡。

不久,街麵上傳出綾姬要與鶴原卿結婚的消息。鶴原卿是一個公卿,也擅長打鼓。音丸久能聽到這個消息後,回家在製作屋裏待了很久,綾姬出嫁那天,他送了一隻自製的手鼓作賀禮,這就是日後傳說中的妖鼓。

綾姬得到此鼓之後,曾在鶴原家拿出試過鼓音,眾人聽到鼓聲後均很愕然,此鼓的鼓音不同於普通手鼓,音色低鬱,卻又靜謐淒美。

然而自鼓聲響過後,不祥之事開始連續發生。

首先是綾姬。她試過鼓音之後,仿佛受到了什麼觸動,整天把自己關在房中擊打手鼓,並伴隨著哭泣,誰叫都不應。這樣過了很久,有一天清晨沒聽到鼓響,仆人進屋,發現她已自盡身亡。綾姬死後,鶴原卿竟也病體纏身,不久,在一次奉命出使關東歸來的途中,吐血撒手人寰。綾姬與鶴原卿沒有孩子,因此家業由其胞弟繼承。

在綾姬和鶴原卿死後,音丸久能懊悔了,他說:“我是想將自己被遺棄的空虛感融於鼓音,讓公主感受到我‘哀莫大於心死’的感受,因此鼓的音色跟其他手鼓不相同。我不怨恨公主,隻是想衷心祝她幸福。沒想到這個鼓拍響後,並不能完全受我控製。”

製造妖鼓的音丸久能雖然報複了綾姬,但自己也難逃詛咒。他潛入鶴原卿宅院內想將手鼓偷出銷毀,卻被年輕武士發現,最後負傷逃回家,不久便死了。

臨終之前,他請求家人將鼓取回並銷毀,卻沒有人聽從。因為他是潛逃負傷死於非命,所以家人沒有公開死訊,隻是將他的遺體偷偷掩埋了。

然而,音丸久能死後,他的遺囑也被傳得滿城風雨。這隻鼓被人傳為妖鼓,說隻要拍響手鼓,聽到鼓聲的人就會死於非命,但如果好好珍藏,代代相傳下去,則會給家中帶來福分。

消息傳到鶴原家,他們便將手鼓封在箱子裏,並將箱子藏在倉庫角落,從此不再打開。說來也怪,自此之後,鶴原家便開始好轉,事業發達,在明治維新之後被封為子爵,不久全家都搬到東京中野的一所新建豪宅中。

而綾姬的娘家沒有兒子,金大路家怕絕後,便找出綾姬的私生子並將其安排為子嗣,然而其家境逐漸衰落,明治維新之後,幾乎無人知曉此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