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遠古“雪人”探秘(3)(3 / 3)

研究人員把卡累利阿“雪人”同天山“雪人”兩個種群加以比較後發現,如果南方“雪人”的毛色是棕色和黃色的,那麼北方“雪人”的毛色就是白色的,這一點很合乎偽裝色邏輯,這進一步說明,“雪人”也符合普通生物學規律。此外,北方“雪人”的形體上大於南方“雪人”,這也符合生物學規律。大量考察和研究表明,北方“雪人”的種群正在擴大,而南方“雪人”的種群卻正在縮小。

(3)“雪人”的體態及行為特點

研究人員把這些同“雪人”的目擊事件加以對比後得出一個結論,迄今為止已發現所有“雪人”,就其身高而言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身高150~160厘米的“雪人”。另一類是身高230~250厘米的“雪人”。看來“雪人”可分為矮個和高個兩個分支。

此外,對“雪人”腳印進行全麵分析和研究後發現,在“雪人”的腳掌長度與步距之間存在嚴格的固定比例,而且腳掌麵的壓力分布也有很大特點。但最重要的是,“雪人”行走時的邁步方式十分獨特,它以這種方式走的速度為10公裏/小時。

大家知道,我們人走路時,身體重心是沿正弦曲線前移的,因為人腳步的運動路線是方向各異的,而動力學上最佳的運動方式是直線運動。“雪人”行走時就能保持這種直線運動,可以說,這也是生物學演化的一個頂峰。

此外,“雪人”腳掌還有一個十分奇異的特點——雙扁平足,這並非沒有緣故。雖然“雪人”腳掌的直線長度是我們人的1.5倍,其腳掌麵積是我們人的2倍,但“雪人”如此大的腳掌似乎難以的抵償它體重壓力,要知道,“雪人”的身高如果是2.5~3米,它的體重便可達到350公斤。所以,它在用無腳心的扁平足走路時才能抵償過大的體重壓力。僅這一點還不足抵償其體重在腳掌上的壓力。“雪人”走路時的另一個特點是,身體總是前傾,拱著肩,手和腳始終是平穩和半曲狀,它利用身體各部位的每一個彎曲處來緩衝對腳掌的動力學壓力,所以“雪人”走路時全身很少晃動。不過,它的手要比我們人手簡單而原始得多,但我們在超敏感性方麵運遠比不上“雪人”。超敏感知覺是“雪人”的一大生物學進步。我們人具有通過普通感官接收信息的能力——多半接收其他生物大腦皮層產生的電磁輻射。每一物種都程度不同地具有這種能力,而“雪人”在這方麵特別發達。“雪人”對我們的了解程度遠遠早於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想象。

待揭的“雪人”

“雪人”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有關其譜牒也是逐步汗牛充棟,賴於科學家的進取,相信其謎定會大白於天下。

蘇聯學者鮑爾什涅夫對今後研究“雪人”問題提出自己的設想。他說“雪人”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這是科學研究而不是獵奇,這就要求首先充分收集有關“雪人”的材料進行研究、分析、假設。第二步才是根據可靠線索和“雪人”的習性去尋找“雪人”,不知道“雪人”的習性就很難捕獲它,因為它很膽小,並且十分善於在陡峭的山崖上奔跑。目前應該一麵進行收集材料研究“雪人”習性,在科學上倉促從事是會導致失敗;另一方麵也要進行“雪人”尋找工作。蘇聯將進一步收集材料進行研究,同時也將派少數專家隨同其他專業的考察隊去進行考察工作,到適當時候可能提出派遣專門“雪人”考察隊問題。

為了更順利地在最短期間揭開“雪人”之謎,各國學者特別是蘇、中、蒙三國專家取得了緊密的合作。一年多來蘇聯“雪人”問題專家已從中國和蒙古學者那裏獲得了許多極有價值的材料並得到他們的熱烈支持。

鮑爾什涅夫教授說,“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解開這個長久以來使人感興趣和具有科學意義的‘雪人’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