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湟水河旁柳毅傳劍 關中平原泰山憶舊(3)(2 / 3)

古代有一位賞畫歎美的人,看到畫上的洛河女神挺漂亮,有興而發讚美了一句:“美哉!洛神。”不料嫉妒心很強的妻子聽了勃然大怒,拍著桌子大罵:“狗屁,你有眼無珠,她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掉到洛河裏淹死才成女神的嗎!如果我跳河變成女神,比她還美。”為了和洛神比美,她真的跳河了。後來有人在她跳河淹死的地方起了個名字叫“妒婦津”,奇怪的是隻要漂亮的女人在這裏渡河。河上惡浪滾滾,而醜的女人渡河則是風平浪靜。這都是那個好嫉妒的女鬼幹的,變成鬼了還在陰曹地府嫉妒著一些美麗的女人。

老伴聽了這個故事說我瞎編,此時的餃子餡所剩無幾,嶽母說娃娃可能都餓了,我去下餃子來你們邊吃邊說吧。說實在的我是對一天吃兩頓飯不太習慣,巴不得煮餃子吃。不一會餃子端上來了,我是狼吞虎咽,老伴說慢點吃,裏麵有錢。不要卡著。此時最小的內弟說他吃出了二分錢,緊接著兩個女兒各吃出了二分錢,也是欣喜若狂。我問嶽母包了錢的餃子有幾個?嶽母說就三個,看看將來他們三個有沒有福氣。此事此話今天還被他們三人當真,常說母親、外婆給了他們福氣。

夜深了,在座的其他人都睡了,隻有老伴和我與嶽父、嶽母相守,繼續著家常,在小小的煤油燈前,嶽父講述了他家庭和個人的曆史。嶽父先講了他的家世,希望我能給他寫一個家譜,直到他去世,我未動筆,現在想起來十分遺憾。這些年內弟妹們都知道我在寫回憶錄,多次重提此事,希望我能完成嶽父的遺願,給他們的後代留下血脈傳承的記錄。

嶽父講他的祖先原不是陝西大荔人,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流落到了現在的大荔北黃。從他的爺爺輩起,這裏有同宗的兩支,都是莊戶人家,他的父親呂滿堂生了四個兒子,有家孫十男七女。目前,嶽父的這一輩人都已經過世,晚輩們都說不清他們先祖的曆史,甚至說不出他們曾祖父的名字,隻能從嶽父的父輩開始,作一個呂氏斷代譜,告慰嶽父的在天之靈,也算是對內弟妹們的一個交待。

嶽父講完他的家世後,緊接著講了他的個人曆史。十八歲那年他來到蘭州,在一家藥鋪當了三年學徒,出徒後在店主人的門口擺了一個調和攤,做起了小本生意。後來有了積蓄,於一九三四年創辦了複興厚藥莊,因官府騷擾,苛捐雜稅不堪重負,再加上兵荒馬亂、土匪搶劫。幾經周折,到解放前夕倒閉,又擺了一個調和攤維持家計。解放後在政府的鼓勵下又掛起複興厚的牌子,做起了批零兼營的中藥材生意,由於經營有方,在短短的八年時間,複興厚藥莊在蘭州市有了名氣。一九五八年公司合營時把所有資產和家底,包括嶽母的金銀首飾都拿出來投入了合營。由於複興厚的名氣和他本人的積極表現,合營後被作為資方代表,擔任了蘭州市藥材公司的副經理,同時被吸收為工商聯成員。也是在這一年,公司召開了資方人員的向黨交心會,在會上講了一些過去對黨對社會主義認識模糊的話,被記錄在案,後來就成了堅持反動立場的證據,一九五九年反右傾時因此而受了處分,降職降薪兩級,被調為蘭州市紅古區醫藥公司副經理,六年後的“四清”運動中,還因那個“交心會”上的發言被定為堅持反動立場的資本家。嶽父再三說他是被冤枉的,他從來沒有對黨和政府有過不滿的想法和做法,始終在想使黨和政府使他有了發展的機會和條件,有一種報答的心情在會上積極發言,而且領導也再三強調,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在會上講的話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根本沒有想到會秋後算賬,使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裏苦苦掙紮。

嶽父對他的心中不平始終不服,要我給他寫一份材料申請平反。當時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和“四人幫”的流毒還餘存,全國上下階級鬥爭的弦還繃的很緊,替資本家喊冤叫屈,等於是飛蛾撲火,但我相信黨的政策不會冤枉好人,回到海石灣寫了一份材料送到紅古區革命委員會,不停地找區上的領導,感動了區革委會主任,他親自調閱了嶽父的檔案後對我說,你嶽父投入的資本中浮財比固定資產少不了多少,實際上是拿錢買了一個資本家。在他的關照下嶽父的部分問題得到了平反,嶽父按退休處理,最小的內弟頂替上班;一九八一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後,嶽父的問題得到了徹底平反,遺憾是昭雪時的他已在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