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傳劍”使我和愛人步人了婚姻的殿堂,我的青春歲月也畫上了句號。回憶三十年的成長曆程,我總是忘不了痛我愛我的嬸嬸,自從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她就操心我的終身大事,年年盼、月月盼、盼了九個年頭,這種母愁兒媳的心情遠遠超過了親生母親。我的生母生下我連一口奶水也沒讓我吃就離開我而去,嬸嬸對我精心喂養,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我長大,在三十年的歲月裏,她始終和我心心相印,不斷地教育我、鼓勵我、激勵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特別是我父親去世後,她才二十出頭,為了我這個朱家的獨苗沒有前行,守著我。招進繼父,把我養大成人,這是常人很難做到的事情,我雖然沒有叫過媽媽,但她在我心目中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母親。母親的一生在苦難中度過,飽嚐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她剛強不屈、為人寬厚、勤勞善良,不僅用愛心養育了她的兒女,還用愛心為家鄉父老兄弟捧出了上萬個嬰兒,為生我養我的這塊土地增添了光彩,她的為人處事和高風亮節在我的家鄉有口皆碑。不幸的是她積勞成疾,於一九九二年正月初七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當時我們全家人的戶口無一人在新關,新關大隊破例給她劃了一塊墳地,長眠在了灑盡她汗水的這塊土地上。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方方麵麵,社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親友的支持,鄰裏的幫助,好心人的救助,我的成長都沒有離開這些;特別是黨的教導和溫暖,是我成長的重要因素,我從初中到大學一直享受助學金,基本上是國家花錢把我培養出來的。我牢記著黨的恩情,沒有黨也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一生經曆了新舊兩個社會,我深知有了共產黨,才有新中國。盡管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出現過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犯過錯誤,但她的偉大形象始終在我的心目中無法抹去。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凝聚著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智慧,不斷地吸收人類的文明成果、先進的思想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新時代。黨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裏。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本書謹獻給我偉大的母親,獻給偉大的黨和所有關愛過我的人。
青春遺夢
本書由我大學同學王長喜作序,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我大學同學李書秀,中學同學袁富文及其夫人沈英德的熱情鼓勵和支持,得到了我內弟媳婦陸詠梅和晚輩燕小強的大力幫助;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我內弟複興厚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隨民的鼎力資助,在此,對他們一並表示真摯的感謝。
作者
二零零七年十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