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張說提到這個驅蚊器時,我不禁想到了那個用電魚做的錄音機,在那個時代,竟然用當時現有的材料,做出那麼精妙的儀器,不需要電,也沒有複雜的結構,卻又非常有效。
“王同,這種驅蚊器,和你那個探測地下孔洞的儀器很像,都是用共振的原理。”秦晴聽到這裏,忽然說道。聽她這麼一說,我才想到王同的那個儀器來——正是用那個儀器,王同才探測出飯館地下是空的。
王同聽完秦晴的話,也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說:“嗯,在原理上確實很類似”。
老張完全聽不懂我們說的這些,不由得愣愣地看著我們,王同這時連忙對他說道:”你說的這些,確實夠怪異的,也讓我們想起了一些事情,沒事,你接著說吧。”
老張這才點了點頭,接著講下去:“老王知道這個結果後,非常興奮,他告訴我,那個銅鼎不止有文物價值,還有非常巨大的科技價值,因此一定能賣出大價錢,我記得我們當時還出去大吃了一頓,算是慶祝了。
但冷靜下來後,我們又有點後悔,覺得不應該回來太早,而應該在那裏多住些日子,說不定還有更加珍貴的文物出現,或者應該深入問問那個老孫頭那個文物的來曆之類的。於是,我們很快就決定馬上重返那個小山村,繼續順藤摸瓜,看能不能有更大的收獲。
因為怕夜長夢多,我們在檢測結果出來後的第二天,就再次動身去往那個小山村。
不過與第一次不同的是,第二次到達那裏後,我們沒再去別家,而是直接去找了那個老孫頭。老孫頭看到我們這麼快又回去了,便吃了一驚,以為是我們反悔買貴了,當聽到我們的來意後,才鬆了口氣。
我倆開門見山地把再次來的目的告訴了他,並且承諾,隻要他能提供我們想要的信息,我們還會用金銀酬謝他,那老頭子很愛財,一聽我們這麼說,馬上就來了精神,興奮地說我們盡管問,他隻要知道的,就絕對會告訴我們。
當然,我們首先問的,就是那個銅鼎的來曆。聽到這個問題後,老孫頭稍微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告訴了我們。原來,那個銅鼎落入老孫頭手中的過程,算是非常詭異而離奇。
老孫頭年輕時,是村裏有名的廚師,廚藝非常好,村裏每逢婚喪嫁娶,需要做菜時,都會請他去,因此他在村裏的人緣不錯。平時,他也會上山捕些獵物,或者下水撈魚,除了自己吃外,還會把這些獵物加工一下,製成臘肉、鹹魚之類的,然後帶去幾十外的那個集市上賣,換些零花錢。
這樣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還算悠然自得,但在老孫頭五十歲那年,老孫頭家裏卻發生了些變故——先是老婆得病死了,而兒媳婦在村裏又很不守本分,和好幾個男人勾三搭四,名聲很不好,兒子卻又懼內,每天隻能喝悶酒,在自己母親死後的兩個月,他也掉進懸崖裏摔死了。
有人說孫老頭的兒子是自殺,有人則說是喝醉酒不小心失足掉下去的,但不論怎樣,反正是死了,短短的幾個月內,老孫頭相繼失去了老婆、兒子,但禍不單行的是,兒媳婦很快也帶著孩子改嫁了。
就這樣,原本一個還算完整的家庭,很快分崩離析,從那一年起,老孫頭開始信佛,並買了很多佛像,每天都會燒香跪拜。這樣過了幾年後,老孫頭也漸漸看開了,不再整天唉聲歎氣。
有一年,村中老族長的孫子要娶媳婦,準備大大的操辦一番,特意請老孫頭負責飯菜,因為族長在村民心目中是最有權威的人,所以既然有這個機會,老孫頭便想好好表現一下,把自己最好的廚藝拿出來。
為了找配菜用的一味藥材,老孫頭隻身進到大山深處,因為隻有在那裏,才能找到那種藥材,而菜中如果放入那味藥材,味道就比原來鮮美很多,但很不湊巧的是,當孫老頭進入大山深處後,天忽然起了大霧。
那地方他已經十多年沒去過了,本來道路就不熟,而大霧一起,老孫頭就迷了路。
在深山中長大的人都知道,最怕的就是在山中迷路——在綿延上千裏的大山中,一旦迷路,就可能永遠也走不出來了。並且那裏山高林密,很多地方都有野獸出沒,而老孫頭身上隻有一把柴刀,沒有任何弓箭和火槍等防禦武器,如果遭到野獸攻擊,便隻能等死了。於是,老孫頭非常慌張。
他在山中胡亂走了大半天,但仍然沒找到回去的路,天色越來越暗,看看周圍完全陌生的山勢和地形,他知道,這些地方他從來沒來過,老孫頭心裏越來越慌,而天黑前,他必須找到一個可以過夜的地方。
在山中過夜最好的地方就是山洞,據老孫頭說,找山洞是有技巧的——山洞所在的山坡,往往會呈饅頭形,而不會是特別陡峭的那種,正是根據這個規律,老孫頭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山洞。
那個山洞有一人多高,周圍長滿了藤蔓和雜草,老孫頭撥開雜草,鑽了進去。洞裏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老孫頭隻是憑感覺,覺得裏麵非常大,並且還能聽到流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