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人體的頻率(1 / 2)

這個地形模型的石頭究竟有何危險之處?我怎麼看不出來呢?我和王同試圖摸這塊石頭時,都被王教授製止住了。還沒等我們再說什麼,就見王教授用手示意大家離那個石頭遠一點,並且很嚴肅地說:“大家千萬不要輕易碰這塊石頭,因為這樣做有點危險。”

雖然我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還都還按王教授說的,往後退了退。

“危險?難道它會爆炸?還是它有劇毒?”,胡夢問道。

王教授則搖了搖頭,很平靜地回答:“它既不會爆炸,也沒劇毒。”

“既然這樣,那有什麼危險的呢?”胡夢眨動著她長長的睫毛,仰起那張俊美的臉,仍然鍥而不舍地追問道。

王教授盯著那個圓滾滾的石頭,抿了抿嘴,忽然莫名其妙地反問了一句:“你們捅過馬蜂窩嗎?”,大家聽王教授這麼一問,都麵麵相覷,不知道他為何突然扯到捅馬蜂窩上去了。

王教授繼續說道:“據史料記載說,這種石頭似的地形模型,其實是用一種紅色馬蜂的窩製成的,那種馬蜂叫做 ‘赤火蜂’,它和一般蜂類很不同之處——比如它們生活在洞穴中,而且它們用自己的分泌物建造的蜂巢,在結晶後,無論是質地還是硬度,都和石頭很像。

但在結晶前,則比較柔軟,如橡皮泥一樣,可隨便捏成各種形狀。從蜂巢初步建成,到完全結晶、硬化,這大概需要半個月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建造這個蜂巢的成年蜂,都會死掉,而蜂巢內隻剩下一些卵。

這段時期的蜂巢,也是做成地形模型的最佳時機,因為這時可以隨意塑造形狀,等形狀塑造好之後,半個月後就會硬化,到那時,這種蜂巢的表麵,就會像是石頭那麼堅硬,而塑造好的形狀,也不再會變形了。

但在塑造形狀時,要先把裏麵的卵清除出來,因為這種卵一旦變成馬蜂的話,即使在幼蟲狀態,也會蜇人,而人一旦被蜇上,傷口就會像是燙傷一樣,灼痛紅腫,非常痛苦,但卻沒有生命危險,疼個幾天就過去了。

我剛才不讓你們輕易碰,不僅是因為怕被裏麵的幼蟲叮咬,還因為這種石頭有個很奇怪的特性——當這種石頭結晶、硬化之後,人隻要一觸碰,這種石頭就會發生解體;而其他輕度的摔砸都沒問題,甚至別的動物碰都沒問題,就是不能讓人碰。

關於這種記載,我覺得好像過於玄妙,不太像是真的,因此,我還特意請教過一位物理專家,那位物理專家,倒沒完全否定這種奇特的記載,他說這種現象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人體有一種很奇怪的頻率。

對此,那位物理專家,還詳細的向我做了解釋,他說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其心髒的輸出功率大概為1.2瓦到1.6瓦之間,而我們家裏常用的電燈,至少也有三四十瓦。

但一個輸出功率隻有1.2瓦的心髒,它怎麼能把血液泵到全身每一個細胞裏麵呢?因為一個人如果換成人工心髒的話,即使輸出功率為三十多瓦的——也就是說,功率大了20倍,卻都不能保證把血液泵到每個細胞內。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因為人體有一種特殊的頻率。

他還舉了個例子,說曆史上曾發生一個很奇妙的事件,就是美國首次建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橋,結果這個橋建好了之後,在很小的風力下,那個橋居然就垮掉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發生了共振現象——風吹這座橋時,就像剛推秋千一樣,雖然推的力量很小,但每次都是在秋千退的時候推,經過這種反複的加強,橋的震動幅度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就被震垮了。

這就是共振的驚人效果。

而當心髒的頻率和人體其他器官的頻率一致時,就能發生共振,因此便能以很小的動能,把血順利輸送到每一個細胞裏,但如果和人體的頻率不一致的話,即使用多出幾十倍的動能,也不能達到這種效果。

因此,人體有一套獨特的頻率,而這種石頭的頻率,如果和人體的頻率相近的話,那麼人隻要觸碰它,它就會發生奇妙的共振反應,從而就會很快解體、破碎,雖然它的硬度看起來很高。”

王教授之所以講的這麼詳細,肯定是想把他掌握的這些信息都說出來,然後讓每個人都能對目前遇到的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為接下來的行動獻計獻策。

不過聽王教授這麼一說,我就更想碰那塊石頭了。

這時,王教授從不同的側麵、仔細觀察著這塊石頭,時而站著,時而坐著,時而又趴下來,旁若無人。

“這個模型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上麵不但有地表的地形狀況,還有這個小城裏地下暗道的情況,聽王教授這麼一說,我連忙又仔細看了看那塊石頭,這才發現,那塊石頭上有很多 “溝壑縱橫”的凹槽,而這些凹槽在實際的地麵上是沒有的,王教授解釋說,這些凹槽其實就代表看不見的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