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返祖現象(1 / 2)

“風凱發現自己神智好像漸漸出現了問題,時而清醒,時而模糊,並且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他也發現自己的模樣越來越像猴子,這讓他對那個傳教者的話開始產生懷疑,於是,他趁著自己意識還比較清醒時,用隨身帶的紙筆、把自己的這些經曆寫下來,並且偷偷地來到城裏,交給我,希望我能救他。

我當時真是既震驚、又半信半疑,我是守墓家族之一,雖然有很多核心秘密我不了解,但周圍如果有這麼一處怪異地方,我多少應該是有所了解的,但為什麼我卻從未聽說過呢?

於是,過了幾天後,我和小李一起,按照風凱信中標的位置找了過來,看到這裏果然有個洞口,於是就順著這個洞口往裏走,但走了大概也就十米左右,發現就到了洞的盡頭。

當時我和小李都感到有些意外,風凱信中說從這個洞口可以到達他所在的那個山穀,但為何走了十米就到盡頭了呢?換作一般人,恐怕就會返回去,但對於我們守墓人來說,對這種情況司空見慣——在這座大山的很多山洞中,有很多暗門,需要啟動機關,暗門才會打開,並且這些暗門的機關結構類似,都是由石頭構成,而沒有任何的金屬部件,這樣即使過幾千年,都不會有腐蝕的問題,仍可以開合自如。

我和小李試了試,果然輕鬆地打開了那個暗門,那個 ‘死胡同’的山洞,馬上就變成了一個隧道,我和小李就來到了這裏,你們進來時,那個暗門也已經打開了,而平時都是關著的,所以即使一般人鑽進那個洞口,他們也不會找到這裏的。

而當我從隧道裏鑽出來,看到這個山穀的第一眼,我就知道,這裏的環境是人造的,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環境,而且這裏的空間是和外界隔絕的……”

“什麼?這裏的環境是人造的?與外界還是隔絕的?這怎麼可能?”蒙老頭的這幾句話讓我太震驚了,我禁不住脫口而出的質疑道。

蒙老頭則平靜地點了點頭,以一種很堅定的口氣說:“嗯,是的,這裏的環境就是人造的,並且我敢肯定,這裏也與秦始皇陵有關。”

“看看這明媚的陽光,和煦的微風,還有這青草綠樹,怎麼可能是封閉的環境呢?”張大軍也一臉不解地問蒙老頭。

蒙老頭耐心地等我們問完,才有接著緩緩地講下去:“除了王教授和鄭旭外,大家都是專業的曆史學者,應該知道,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記載,說是在秦始皇陵的墓室中,以水銀為江河湖海,以夜明珠嵌頂作為日月星辰,總而言之,也就是對現實世界中的自然環境,用不同的人工方式進行模擬。

至於這種模擬是什麼效果,恐怕沒人知道,但作為皇陵守墓家族,我卻親眼見過。

一般的守墓家族,會把守墓的任務,傳給長子長孫,因此,一旦被選為皇陵守墓人,在出生七個月後——必須是整整七個月,一天都能差,並且連時辰都必須和出生時一樣——必須由父親抱著,進入地宮內一個特殊的區域參加一個儀式,而那個區域,就是皇陵內模擬外界環境的部分,乍看起來,那裏的環境和外界的沒有任何區別——就像這裏一樣——有陽光、藍天、白雲、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真實的不可思議。

但那個儀式非常怪——父親會被蒙起眼睛,由那個村的一名村民引領,到了地方後,父親的眼罩才能被解下。當我兒子七個月時,我也參加了這種儀式,我眼睛被蒙起來,並且跟著一名村民走了很久,等我除下眼罩時,會誤認為自己已經到了外麵,而不是在地下的皇陵中,因為那裏和外界的環境實在是太像了,甚至比外麵的環境更美、更真實,每片葉子,每根草,都是那麼美,那麼的充滿細節。

而且那裏的景色也讓我感到非常熟悉,好像是天天都生活在其中似的,原來那裏的一切,一直深藏在我記憶的深處,我還會時常夢到,隻是平常沒意識到罷了。

我抱著兒子,在那裏靜靜地待了兩個時辰,而當年我的父親,在我七個月時,也同樣帶我參加過那種儀式了。

作為七個月大的嬰兒,參加完這種儀式後,會產生什麼後果呢?會終生對這種環境的記憶深刻,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那種環境的記憶反而越來越深刻,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更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種儀式。

因此,當我第一腳踏進這裏後,直覺告訴我,和秦始皇陵裏那種模擬的環境一樣,這裏同樣隻是一種模擬的環境,而且是在大山的內部,而非真正的自然界。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在地下或山體之內,把環境模擬的如此逼真,但這也正是秦皇陵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