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最早的國家是如何形成的(1 / 2)

鄭旭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略一沉吟,才緩緩地說道:“我猜這些洞,可能通向地下大山。”

“什麼?這些洞通往那些地下大山?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呢?”我連忙問道。

鄭旭並沒立即回答我的問題,而是扭頭看著施方和亥說:“你們倆聞聞洞口散發出來的氣味,看看能聞到什麼味。”

我們都知道,施方和亥的嗅覺都極其靈敏,但我不知道鄭旭為什麼突然讓施方和亥怎麼做,我連忙趴在洞口,用鼻子聞了聞,卻什麼氣味都沒聞出來。

施方和亥,也在洞口認真聞了聞,就聽亥說:“有種大山裏的氣味——有森林、湖泊、甚至還有山間雲霧的氣息。”

施方也點點頭說:“嗯,我也聞到了,從洞口散發出來的氣味,和大山的氣息是一樣的,我想鄭旭猜的對,從這種大山的氣息上,就可以判斷出這個洞口,應該就是通往那個地下大山的。”

“大山的氣味?我怎麼聞不出來呢?”米醫生也趴在洞口,抽動鼻子使勁聞了聞。

施方微微一笑:“嗯,這種氣味很微弱,平常人是絕對嗅不出來的。”

米醫生看了看施方,沒說什麼,隻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還想從蔡教授那裏、搞清楚黃七是怎麼進那個地下大山的,現在總算弄清楚了,黃七很可能是從這些洞口、直接下到那個地下大山的。”

王同很感慨地說道。

“可那個地下大山,在地下十幾公裏的地方,即使從湖裏的那個洞口進去,也需要地下大山會飛的怪物;如果使用繩子吊著下去,這個洞口周圍,應該也有複雜的滑輪設施,但洞口周圍卻什麼都沒有,黃七是怎麼進去的呢?”

王教授的這個問題,大家一時間都回答不出來。

緊接著,王教授又帶我們看了幾個這樣的洞口。

等我們從地道中出來後,大家才長出了一口氣。

我們從屋子裏走出來,搬了幾個凳子,坐在了院子裏,此時,陽光明媚,微風輕撫,湛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棉絮似的白雲,我深深的吸了幾口氣,環視了一下這個古香古色的院子。

如果初次來到這個大宅子裏,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古跡,但隻有真正了解後,才知道這個宅子充滿了詭異,比如在每間房子的牆壁的夾層裏,都有一種怪物。

每當想到這些,我都會心裏毛毛的,尤其是等夜晚到來的時候,各種詭異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不過我看到在十多米外,就有七八個荷槍實彈的保衛人員時,我心裏便踏實了很多。

“那幾個山洞,會不會是那個地下大山的通氣口,而不是入口呢?那個地下大山,畢竟是在地下,那些地下大山的空氣,應該就是從上麵而來的,而地道中的那些洞,就是地下大山的通氣口,就像是一般地下室的通氣口那樣。”

秦晴推測說,我倒是覺得秦晴的這個推測很有道理。

但鄭旭卻搖了搖頭:“雖然咱們沒有進過那個地下大山,但根據曹神醫的講述,那個地下大山裏,肯定有一套獨立而完整的空氣製造、和循環係統的,那麼大的空間,如果僅憑通往地下的通氣口、來獲取空氣的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而且由於地層深處的壓強變化,即使留了通氣口,地表的空氣,也很難滲透到那麼深的地下了,因此可以判定,那個地道裏的洞口,應該不是地下大山通氣孔。”

還是鄭旭考慮的比較全麵。

我們討論了好久,也沒有得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現在是我們最放鬆的時候,這幾天在那個省城發生的一切,也讓我們時刻處於緊張狀態,回到這個宅子裏,我們才真正放鬆下來。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偏西了,一天又這樣過去了。

在旁邊的一棵大樹上,幾隻晚歸的鳥,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夕陽的餘暉灑了一地,大家仍在討論著這幾天發生的一切,鄭旭則很少說話,她出身地看那棵大樹,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聽到那些鳥叫後,她忽然站起身來,走到那棵大樹下,抬頭往樹上看著,大家都很詫異,不知道鄭旭發現了什麼,便紛紛站起身來,跟著鄭旭一起往那棵大樹看去。

那顆大樹非常高大,到最高的樹梢,有二十米高左右,應該是這個古宅裏最高大的樹了。

“鄭旭,你發現有什麼不對嗎?”秦晴低聲問道。

鄭旭點了點頭,仰著臉,指著這棵大樹的樹冠說道:“看,這棵樹非常奇怪,不同部分的葉子,好像很不一樣。”

大家都吃了一驚,因為除了她之外,我們誰也沒發現這一點,聽她這麼一說後,我連忙仔細觀察這棵大樹的葉子。

乍看這些葉子好像沒什麼不同,都是巴掌大小,但仔細看時,卻發現這些葉子的形狀果然很不一樣——下麵的葉子是圓形的,而在往上一些的葉子,卻是長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