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大雨,楊傳順跟村裏的叔伯兄弟輪流上山坡上巡視,他們這塊地方在當地算是難得的雨水充沛的種田好地方,但是處在河流交彙處也得經常提防暴雨決堤的風險。
女人們又到山腳大爺爺家及邊上幾家幫忙,把東西都整理打包好,山腳幾家也不時派人去河邊看,水位漲到門前的水塘邊,就得趕緊搬著東西往山上麵跑了,到時就得借住在兄弟或者堂兄弟家了。
楊老爺子兄弟就自己一個人,三個堂兄弟家地勢比他家都高,倒沒人要來借住。
這外邊的事情該盯的盯好,該幫的幫好,家裏也是一堆事要忙,幾個房間都有漏雨嚴重的地方,一時沒法維修,就用盆盆罐罐什麼的先接著,還得注意著及時倒掉。
幸好,這次大雨下了兩天也就停了,水位也沒漲到山下水塘邊……
就是上學的路段全被淹了,各家各戶有孩子上學的,又背著鋤頭鐵鍬開始沿路清理修整……
楊小蓮姐妹倆在家待了兩天,父母不讓出門,但楊小蓮還是套著家裏唯一的一雙女士雨靴“哐哐”地四處逛了逛。
從山頂往大沙河看,一片汪洋,中間的田地全部成了浩瀚澤國,山腳下小河裏波濤翻湧,時常有一米長的大魚翻起……
往身後看,高高低低的山頭屋頂樹梢綿延起伏……路麵上雨水從腳背淌過……
就這樣的天氣,從山頂看水回來的時候,楊小蓮還賣了兩朵頭花。
回來的時候正好碰到住在山溝邊的大爺爺送孫女楊錦華去外婆家,平時楊錦華就住在外婆家,前兩天大爺爺家殺豬就把孫女接回來住兩天。
楊錦華也在村小上學,才一年級,小小巧巧的一個小女生,之前看到別人買頭花,也去看了幾次,但是沒敢問外婆要錢……這下在路上碰到了,猶豫了半天,才扯了扯爺爺的袖子……
她選了一個酒紅色的小頭花,一個黑色的發圈,拿起這個,又拿起那個……
大爺爺直接兩個都拿了,遞過來七毛錢。
劉英子正準備再退回去兩毛錢,楊小蓮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瓜子塞給楊錦華……
冬雷陣陣,秋天結束了旅程!
大家開始陸續套上了夾襖或毛衣,三姐妹也穿得暖暖的,手脖子腳脖子肚子都捂得嚴嚴實實,雖然穿的不是新衣服,但是也幹淨整潔。
就是早上出門上學的時候脖子乎乎灌風,劉英子找出兩條深灰色的毛巾給圍上,手就沒辦法了,塞口袋裏,正好慢點走路。
二年級的課程進度今年尤其得順利,還有一個月才放假,課本上課程已經講完了。
兩個主課老師每次批改到二年級的作業時都不由感到一陣輕鬆,先把課代表的作業拿出來掃兩眼,放在一邊,再把其他人的作業一本本地打開,對比一下。
袁樹楓用了半個小時把二年級作業批改完畢,站起來喝了一口水,伸個懶腰。
整個班級明顯比其他班級學生有條理得多,布置的課後作業,大家抄在本子上也很清晰明了,答案寫在該寫的位置上,這半年全班的字跡也是肉眼可見的進步……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比三四五年級的孩子都整潔優秀。
張老師正好也批改到二年級的課後作業,他也是先改課代表的,張小玉字如其人,看著就賞心悅目,基本上掃兩眼就改好了。
下一個是楊小蓮的,這孩子的作業也很清晰明了,字寫得非常有力量,不同於張小玉的端端正正,有點劍拔弩張的力量感……
一眼掃過去,對,對,對……
“撲哧!”張老師突然笑了起來,“哈哈哈!”
袁樹楓正改到三年級的一本作業,看著塗成一團團的黑塊塊,皺著眉頭往下改,看同事竟然樂起來了,教語文的這麼開心,“有什麼好笑的,這麼開心?”
“袁老師,我念給你聽聽。”張老師笑得不行,“你的課代表寫的。”
袁樹楓一聽,就知道是說楊小蓮,扭過頭來,這孩子的語文作業,有什麼好笑的。
“問——小軍走路遇到一條土泥蛇,他怎麼過去了?”張老師念道,還解釋了一下,“這個怎麼是括號啊。”
看看同事一臉的“這有什麼”,接著道:“其他人的回答是跳過去、跑過去、走過去、蹦過去、繞過去……她寫的是——你猜猜寫的什麼?”
“跳、跑、走、蹦、繞?”袁老師一臉問號,“飛過去?”
“都不是。哈哈……你肯定想不到,暈過去。”
“暈過去?”袁樹楓愣了一下,猛地醒悟過來,也大笑出聲,“暈過去。暈過去也沒錯啊,哈哈……”
“暈過去。”張老師笑得停不下來。
“哎喲,什麼事這麼好笑,你倆加班還這麼高興。”老校長從教室外推門進來,他提著大半麻袋嶄新的作業本和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