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演武大會 第三節(3 / 3)

聽得先生如此說,韓十七自然不好回避,隻是手足無措,渾身不大自在。

先生說道:“這次劉右丞私下見我,並非一定要我‘入夥’。三黨相爭靠的是嘴皮子,靠的是彈劾人的功夫。我在他們眼中,自是一介武夫,要來也無多大的用處。劉右丞要的是我的一個表決,一個聲援朔黨的表決。他的意思我十分清楚,隻要咱們站在朔黨一邊,那麼無論朝野、文武、京城,甚至邊關,均有朔黨的勢力,自可壓過洛黨和蜀黨。”

子河急問道:“那麼,先生表決了沒有?”

楊承祖一臉憂色,思忖道:“怎敢表決?!一旦表決,洛黨、蜀黨的劾奏立馬便到。”

“不錯!”先生道:“答應了朔黨,便得罪了洛黨和蜀黨,這乃其次。咱們身為宋臣,一心為的是大宋朝廷,同為一朝之臣,何來朋黨之爭?!”

子江道:“先生說得對極了!這些酸溜文人搞甚麼你你我我的,硬要劃清界線,咱們懶得理他。”

子河一拍腦門,“哎呀”一聲道:“不妙!那豈不是三黨都得罪了。”

子江呸道:“什麼得罪不得罪的!……嗯,咱們三黨都不理,說不定三黨都來拉攏咱們,對咱們大大的有利呢。”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念頭,使子江眼中一亮,望向先生。

楊承祖道:“眼下劉右丞已經找上門來了,等著先生答複呢,應了則罷,不應的話……先生!”他臉色突然沉重起來,說道:“他們會否克扣抑或拖欠咱們的軍需?”

先生道:“這一點我考慮過了,劉右丞雖搞黨爭,但並非奸惡小人,這等大事上,諒他不敢胡來。”

楊承祖明顯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又臉籠陰雲,不安地道:“隻怕他們會對先生不利!”他說此話時語氣有異,似乎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

子河一驚,忽然明白了楊大哥的意思,道:“難道威縣那次伏殺……”

許子江想了一想,搖頭道:“那些伏襲者不似偽裝,的的確確是遼人。”他忽然朝四周瞧一瞧,壓低聲音道:“難不成那個劉……跟遼人有勾結?”

先生正色道:“子江不要瞎猜,此事決不可能!倘若你此念傳了出去,以訛傳訛,定壞了別人的清譽。”許子江臉上一紅,低頭不敢作聲。

子河道:“先生,邢大哥這次作您的替身,事後跟咱們討論那一戰時,提出了一個問題,頗發人深思。這問題便是:遼人何以未卜先知,得知先生去了京城呢?”

楊承祖點頭“嗯”的一聲,道:“這個問題,我跟先生早已思索了許久。毋庸置疑,遼人對於先生往返時日、線路了如指掌,必有內應。但先生回京之事雖秘,知情者仍是甚多,一時之間,尚無從查起。”

許子江哼道:“遼狗們這麼些微末伎倆,早晚要現形。先生身經百戰,氣吞山河,可曾怕過誰來?!最不怕的,正是這些遼國狗賊們。”

子河也憤然道:“京城那些文官小兒們也毋需擔心,他們能把先生怎樣?!先生剛直不阿,一生為國鞠躬盡瘁,乃大宋大大的棟梁,君子坦蕩蕩,誰膽敢借機生事,朝野之中,人人饒不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