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章(1 / 2)

江頤在行進的馬車中醒過來,距離故國已經隔著一條寬闊的大江,背後是兩國隔江森然對峙的重兵。

她睡過去之前腦海中的最後一幕還停留在吳國王宮,與吳帝江留把酒言歡,感慨小時候歲月艱難,姐弟倆相依為命跨過無數難關,再睜開眼睛卻已經身在鄴國官道行走的馬車之上。

馬車寬大豪華,身邊還圍坐著六名舞姬,皆是十五六歲花樣年紀,出落得美麗動人,認命的互相偎依,滿懷對前程的忐忑,見到她醒來,頓時欣喜不已,湊近了問:“姑姑,您還好吧?”

江頤,吳國攝政大長公主,先帝元配嫡長女,幼時跟隨太後在報國寺理佛。五歲之時李貴妃產子,皇後懷著身孕以為國祈福的名義躲出宮,寄居報國寺,以避貴妃之鋒芒。

太後並非先帝生母,故而在先帝登基之後便早早出宮理佛,對後妃之間的爭鬥也無能為力。

十二歲之時,先帝病臥在床,李貴妃所生的大皇子溺水而亡,拜這些年李貴妃之跋扈,宮中再無留存於世的皇子,唯有皇後所出的嫡皇子江留在報國寺長大,於是朝中老臣商議之後奉迎江留入朝。

六歲的江留還是個天真懵懂的小兒,從小生長環境簡單,並不知入朝意味著什麼,比起常年病怏怏獨坐垂淚的母後,他最喜歡的是姐姐江頤。

當他緊緊牽著姐姐的手跨進吳國皇宮,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年時間,江頤在太後的扶持之下,輔佐親弟弟江留鏟除了宮中李貴妃,也將朝中李係官員陸續清除,甚至與一幫老臣子的拉鋸戰中培養了自己的心腹官員,最終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為此,她的婚期一拖再拖,終於拖到江留十六歲親政,總算議定吉期。

近五年之內,姐弟倆先後送走了一直病歪歪的先皇後與太皇太後,而江留還是個小孩子,偌大的皇宮之中,信賴依靠著的唯有親姐姐江頤。

三日之後,便是江頤的嫁期,她在婚前最後一次入宮,與江留一起喝酒,嘮嘮叨叨宛如一位即將遠行的老母親,叮囑了又叮囑,還被江留笑話:“皇姐,我早不是小孩子了。”

那時候她渾然不知巨大的變故即將來臨,飲了一口酒,半醉半醒之間歎道:“在皇姐眼中,你永遠都是個長不大的小孩子,我怎麼能放心呢?”

她在朝十年,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連睡夢之中也半睜著眼睛,生怕哪裏有疏失,導致親弟弟皇位不穩,姐弟倆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半點不敢懈怠,便是連挑選丈夫也早已摒棄情愛,隻考慮政治聯姻,有利於江山穩固,才精挑細選了掌兵的林氏少將軍。

江留揮退了宮人,傾身為她倒酒:“皇姐多慮了。”他笑容滿麵問道:“皇姐老說要退出朝堂,徹底過過閑散生活,可有想好去哪裏嗎?”

江頤在親弟弟麵前向來毫無防備,半躺著懶懶端起了酒杯,隻覺得眼神朦朧,弟弟的表情有些失真,似乎坐在課堂上被先生提問一般,透著股說不出的緊張,她不由懷念道:“我記得報國寺後山種著一大片桃花,還有僧人們種的幾畦菜園,有時候做夢回到小時候,好像還在報國寺後山無憂無慮的行走。等成親之後,我想去報國寺住一陣子。”

林氏子掌兵,也就回京成親的這一個月能陪她一陣子,待得休完假還得回邊境,她既不入朝處理政務,自然有大把閑散時光。

報國寺於姐弟倆來說,意義非凡,可說是避難所,也可說是江留的龍潛之所。

江留聽說她要去報國寺住一陣子,又親自替她倒滿酒,低聲說:“也好。”

江頤已經醉死過去了。

等她徹底清醒,已經成為吳國送往大鄴邊軍鎮南王府的宮中舞伎,由於年齡所限,當初送她上馬車的內侍對幾名舞伎及其餘隨從說是管事姑姑,姓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