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做事懂心計,辦事要用“巧”(1)(1 / 3)

說到底,做事懂心計就是講求做事的智慧和技巧,不懂做事技巧,小事上倒也無妨,大事難事就要“碰壁”了,會做事能做事的人高就高在他比別人多幾招。

1.做事就要假糊塗,真聰明

“難得糊塗”是做人的一大境界,也是成大事的一大法寶,需要注意的是,難得糊塗並不是字麵上的簡單意思,而是一種深刻的人生智慧,悟透這一“心計”的人必定有所成就。

台灣著名企業家吳三連信奉的是“難得糊塗”的哲學。他說,“做事難得糊塗,過分地精打細算,有時仍抵不過天算。錢四腳,人兩腳,錢來找人才行,人去找錢就難了。”

他之所以能說出這一番道理,是有一段典故的。吳三連年輕時赴日本商科大學讀書,畢業後在報館當記者,因感到租房子的不便,乃決心要買一棟房屋。第一次存滿三千日幣,不料太太生病,這筆錢隻好移去用作醫藥費,錢花光了,太太的病也好了;第二次又存了三千日元,可天有不測風雲,因小孩子突然生病,隻好用這筆錢來給小孩子治病消災;第三次再存了三千元,可又萬萬沒有想到一位友人急需要借三千元交保,否則要坐牢,隻好又把這筆錢借給朋友急用。從此,他就不再刻意去追逐財富了。

吳三連又說:“做事要假糊塗,真聰明。”那麼,什麼是假糊塗呢?他認為,假如有部屬興衝衝地向你提供意見時,千萬不可隻聽了一半,就自作聰明的地說:“這個構想我早就知道了,你不用再講了”。因為這樣一來就會阻礙部屬參與表現的機會,想提建議的人也從此不願意再提了。所以,即使早已知道部屬想提什麼建議和意見,也要假裝糊塗地很耐心地聽完部屬的建議,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麼一來,部屬才會踴躍多言,許多有價值的構想,才會源源不斷地貢獻出來。細細地品味吳三連的“難得糊塗”,可能你會發現,這裏麵有很深的哲理。

吳三連所說的“做事要假糊塗,真聰明”。可以說是揭示了“難得糊塗”哲學的真諦。從中國曆史上來看,假糊塗,真聰明的不乏其人。

東漢明帝劉莊的侄子劉睦就是故作糊塗的人。他從小好學上進,讀了許多書,喜歡結交有學問、有道德的儒士,與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公子哥兒誌趣不同。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官員去洛陽朝賀,臨行前,北海敬王劉睦問前去朝賀的官員說:“皇帝如果問起我的情況,你怎樣回答?”這位官員回答說:“你忠孝慈仁,禮賢下士,深得百姓愛戴。臣雖然不才,怎敢不把這些如實稟告。”

劉睦聽後,連連搖頭說:“你如果這樣稟告,就把我給害了!”這位官員不解地問:“您為什麼這樣說呢?”劉睦說:“你所說的是我以前的情況。我現在的心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你見了皇帝後,就說我自從承襲王爵以來,意誌衰退,行動懶散,每天除了在王宮與嬪妃飲酒作樂,就是外出狩獵遊玩,對正業毫不在意。”

劉睦為什麼要說這一番假裝糊塗的話呢?是事出有因的。因為在當時,宗室中凡是有些誌向,或者廣交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真正聰明的劉睦不得不故做糊塗人,教人說出那番話,實際上是一條假癡不癲,明哲保身之計。

人稱“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也是一個善於假裝糊塗,真聰明的人。劉伶之所以要做假糊塗人,是因為他要有所遮飾。自東漢黨錮之禍以來,黨同伐異,動輒殺人,已是家常便飯,劉伶不傻,當然看得明明白白。正當司馬氏倡導儒學時,劉伶卻傾慕玄風,大講無為之化,又同阮藉、嵇康一見如故,“攜手入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思想上既不能保持一致組織上又有敵對之嫌,當然就十分可疑,不堪重用了。劉伶心裏明白,便不能不事事小心,處處提防。《晉書·劉伶傳》說他“澹默少言,不妄交遊”,正是那謹慎小心的表現。他不惜意於文翰,多半也是怕被人抓住了把柄。如果再表現出一副終日縱酒、胸無大誌的模樣,便更不致引起對手的忌恨。韜光養晦,此之謂也。

明代洪應明所著《菜根譚》中說:“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意思是說,大聰明的人,對小事必模糊不清;大糊塗人,對小事必定會仔細觀察。對小事觀察入微乃是糊塗的根源,而對小事模糊不清則正是產生大聰明的根本所在。同樣,要想在商界中成大事,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更需要小事糊塗,大事明白的精神。

據世界智謀故事中介紹,在距今很久很久之前,有兩個弟兄,各置辦了一些貨物,計劃好後想出遠門去做生意。他們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不穿衣服,世人稱作“裸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