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小說選刊 文\裘山山
不用翻舊雜誌,我也記得我小說第一次被《小說選刊》選載是哪一年。1997年。那年我在《延河》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白罌粟》被《小說選刊》7期選載了,那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一個短篇,很開心。責任編輯是馮敏。跟著1998年又有一篇被選,責任編輯是秦萬裏。這兩位我當時完全不認識,就好像我不認識今天給我打電話的付秀瑩,不認識作過我兩次責編的郭蓓一樣。到今年為止,我大約有十二三篇小說上過《小說選刊》吧。不算多,也不算少。
我與《小說選刊》之間,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從1998年1期到1999年12期,《小說選刊》在每期的封二上發表一組《作家故事》,就是照片配文字。我有幸成為收尾的一位,我那組發表在1999年12期上。那是我第一次亮相文學刊物,很是興奮,也準備得很認真,有意選了三個帶7的年份的照片,1977,1987,1997,想把自己的30年概括一下。收到刊物後,還給爹媽寄了一份。雖然在那之後就經常在刊物上發照片了,但最忘不了的還是第一次。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發生在2000年。那時我寫的一個中篇《正當防衛》,發表在天津《小說家》雜誌上。馮敏看了很欣賞,不但準備選載,還特意寫了一篇評論,打算作頭條推薦。可是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一個意外。後來,那篇小說還是在選刊選載了,但不再是頭條,也不再配評論。而那個悲喜交加的評論,我至今無緣看見。嗬嗬。
2001年年底我去北京開會,終於見到了馮敏。之所以對這個時間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我們見麵時他的全部話題都是關於美國剛剛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我記得他還拷貝了很多不知從哪兒下載的照片給我,用那種小五寸的軟盤裝了兩張。我拿回去在電腦上打開看,全部是當時大樓被炸時的可怕場景。雖然我們都是當過兵的人,但我對這事的關注程度遠不如他高,這也許就是男兵和女兵的差異了。
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沒再上選刊了,大約有六七年的時間吧。直到2008年5月,我的短篇小說《腳背》再次被選刊選載,責任編輯是郭蓓。當我收到刊物,看到那個“責編稿簽”時真的很高興,一來我的小說很少有人點評,二來我很認可她的點評。我從此記住了郭蓓這個名字。而最近一期的《意外傷害》,責編是付秀瑩。同為小說作者,我已經熟悉她的名字了。但作為編輯還是第一次打交道。看到她寫的“責編稿簽”我也很感動,她的解讀給了我很大安慰,因為這不僅僅是來自編輯的認可,還是來自小說家的認可。
寫小說寫到今天,我依然是不自信的,常常需要來自他人的認可和鼓勵。而《小說選刊》及各位編輯,便是給我很多鼓勵的人。寫到這兒忽然發現,今天還真是西方的感恩節呢。那就讓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裘山山:祖籍浙江。1984年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春草》等4部,小說集《白罌粟》等6部,散文集《從往事門前走過》等6部,長篇紀實散文《遙遠的天堂》《親曆五月》等2部,長篇傳記文學《隆蓮法師傳》等2部,以及電影電視劇本等若幹部(集)。作品曾獲得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冰心散文獎、四川省文學獎、巴蜀文藝獎以及夏衍電影文學劇本獎等若幹獎項。現為《西南軍事文學》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