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準備回家過年了(1 / 3)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尤其是鄉下主要靠種地為生的鄉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寒冬臘月時節就是萬物凋零、一年的收成大體已定的時候。

新年夜是一如既往的寒酸還是能加上兩個肉菜犒勞家人一般已是早已確定的事情。

不過對於今年進城的“安居坊”工匠來說,她們要考慮不是加一兩個肉菜那麼簡單了,有些人還考慮要不要把家裏的房子扒了,像城裏一樣建個青瓦房,最不濟的也想著給家人添點新衣服、屋裏添點家具。

忙碌中時間像流水一樣過去,轉眼冬天的大雪已經下了四五場。

伐木點早已停止伐木,工匠們在搭好的大工棚裏給原木進行著加工,有人削皮,有人將木料鋸成合適的尺寸,有人刨花,有人打孔,動作熟練,效率驚人,這樣一套流程下來,製作出一套風車所需的部件大概隻需要一個時辰……

工棚頂上開著兩個天窗借光,但是工棚裏一點也不寒冷,五六個火桶在角落裏散發著熱量。

今天是十二月初十,也就是說距離新年夜也就隻有短短的二十天了,但是“安居坊”包括伐木點的工人竟然一個也沒有請假,沒有怠工。

不可謂不是奇跡,連老張也直感歎,奇怪了,今年這些人不回家過年了?

老古從住人的小工棚裏把凍著的豬腸豬腿各拿了兩副出來,送進大工棚裏靠牆放著,這樣等到晚上吃的時候就化凍了。正在就著灶裏的溫水刷碗,突然發現山腳下緩慢行來了一群人。

老古趕緊跑到路邊張望,那群人也抬頭往上看,看見老古,趕緊揮著手。

老古也揮揮手,衝工棚吼了一句:“城裏來人了。”

“嘩!”大家趕緊提著手裏的工具跑出來看,還有人扔下手上的東西跑過去迎接。

還真是,那走在最前麵身上背著一大包東西腿腳最利索的不就是小老板計工頭,那跟在後麵互相攙扶著的其中一個好像是大老板老張……

昨天大雪甫停,今天正好上凍,河麵上都凍結實了,計安平跟老張商量著怎麼也得給兩邊的工人一個安排了,要不然這年前大家心裏肯定得打鼓。

之前計安平已經搞清楚了工匠們的地址,所以這個安排也是盡量讓大家能在年前趕回家的。

先前計安平已經讓牛大角問過了誰過年可以不回家,本來計安平想著如果沒有人願意,就加個工資什麼的,但是伐木點還真有五六個願意不回家的,這些人一般都是沒家沒口的,要不就是姐妹幾個都在“安居坊”做事,留一個下來也沒什麼。

“安居坊”裏老張和葉婉兒都是不會離開的,其他人倒是不強求,但也有幾個表示願意留下來。

老張很驚訝,計安平很感動。

雖然這些人也許是有所圖,但是這些人的選擇表示她們相信“安居坊”,相信計安平,計安平怎麼能不感動。這可是在工錢沒發,什麼紅包都沒有說明的情況下。

今天,是跟工匠們算賬的日子。

老張翻賬本,計安平裝錢。

工匠們一個個進工棚,老張詳細地說明她的工作時間,工作內容,應發工錢,並且說兩句鼓勵的話。

說些鼓勵的話是計安平要求的,老張覺得虛偽,不過看著一個個聽完自己的鼓勵興奮得微微顫抖的工匠們,老張覺得很滿足。

“牛二,以前工地上的錢已經結清了,伐木點,你共幹了三個月零七天,九、十、十一三個月,中間請了三天假,所以到今天是三個月零七天也就是九十七天,其中伐木一個月三十天,工資是三兩銀子,進工棚當學徒一個月,工資是二兩四分銀,之後你可以做削皮鋸木了,現在還沒有刨花,那就是三兩七分銀子,加一起總共是九兩一分銀子。”

“對,對,對,嗬嗬……嗬嗬……”牛二前麵幹了多少天還知道,後麵的工錢就搞不清楚了,但是她也不敢問,隻是覺得九兩一分銀子已是很大的一筆錢了,似乎一輩子也沒掙到這麼多錢。

計安平數了八兩銀子,十一串銅板用一個黃油紙包好,再在紙上寫上“牛二”,“這錢今天不能給你,等你什麼時候回家,什麼時候再來領。最近,我都會在這兒。哦,我還帶來一些小年貨,你去挑挑,看家裏需要什麼,小田在外麵發吧,去看看。”

牛二直點頭,“好的,好的。”

“再叫一個人進來。”計安平示意她。

她樂嗬嗬地出去了。

“你說她以後會不會一直跟著我們?”計安平衝老張挑挑眉,老張無語了,這個計安平就是一個小人精。

天黑透了,老古的飯菜香味都彌漫了許久了,大家沒有一個人開動,全等著工棚裏的人出來。

計安平將最後一份銀子包好,籲了一口氣,“光伐木點的工資就是三四百兩。有不少人工資在十兩銀子以上,今年可以過個好年。”

工資最高的是牛大角,她和“安居坊”的牛小角都是二十四兩,其他人平均都在十兩上下。

老張翻動著賬冊,幾個月下來,沒錯一點。

伐木點這邊的賬還是在木板上寫上名字日期,誰上工就勾一下,一個月寫滿了,扛去“安居坊”,計安平再登記一下。

老張不是很明白這個賬是怎麼算的,但是她知道賬本沒出錯,清晰又方便。她拍拍賬冊,往外走去。“收拾收拾,馬上吃飯了。”

不管在任何時代任何單位,不管你給員工發多少工資,肯定有一些人不滿意,計安平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