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鬧市街頭的槍聲 (1)(2 / 2)

而剩下的幾個,如趙黎平一樣屬於普通家庭的知青,都被安排到了當地印刷廠。

當上了一名印刷工人後,趙黎平心裏恨這世道的不公,他一直以來的理想就是當一個警察。

小時候,趙黎平就十分喜歡看偵探推理小說,常常做夢都在衝鋒陷陣抓壞人、破大案,站到主席台上立功受獎。

隻可惜他的條件很難讓他實現這個理想。他沒有任何辦法改變現狀,隻能在印刷廠裏過著混一天是一天、一眼能看到人生盡頭的平常日子。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有一天周末,趙黎平和印刷廠的同事看完電影後,自己一個人步行回住處,在路上遇到了一起搶劫。

那是三個地痞小流氓,在試圖圍搶一個騎著自行車的年輕姑娘。

聽那姑娘高聲喊著“救命”,當時趙黎平心裏也是糾結的。

第一,他是一個外地人,本就是無權無勢,年輕輕的不想惹事上身,那確實很麻煩。

第二,劫匪有三個,自己不一定能打得過。

綜合以上這兩點,衝上去救人實在是不太明智。

趙黎平剛想轉身離去,可他又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

那姑娘騎的可是自行車。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自行車放到如今,那就是豪華的寶馬奔馳,是需要憑著緊俏的票證購買的。

普通人家沒錢,有錢也拿不到那張窄窄的自行車票。

年紀輕輕的姑娘,能騎這麼昂貴的車,那她的背景肯定非富即貴。如果自己幫助了她,那豈不是等於結交了達官顯貴?

於是趙黎平又返身折了回去,麵對那三個人揮拳便打。

如他所想,他確實打不過那三個劫匪。片刻過後,他被打得遍體鱗傷。

好在那三個劫匪隻想劫財,不想害命,見趙黎平受了重傷也怕得不行,不敢再搶姑娘的自行車了,三個人奪路而逃。

就這樣,趙黎平救下了這個姑娘。

跟他預料的一樣,那女孩果然是幹部家庭的子女,並且女孩的父親身居高位。

趙黎平被劫匪打進了醫院,這個姑娘感恩他的舍命相救,一直陪在醫院陪護照顧著他,一來二去的兩個年輕人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兩人談了半年多的戀愛,才將這事情告知姑娘的高官父親。

姑娘的父親雖然感恩趙黎平的見義勇為,卻不能接受自己女兒的這段戀情。

畢竟男方的家庭背景太普通了,兩家的社會地位完全不對等,說出去肯定要被官場上的同僚們笑話。

對於這一點趙黎平也早有思想準備,他慢慢悠悠地將這個姑娘的心緊緊地攥在手裏,給她打氣助威,穩定著心神。

終於有一天,趁著家裏父母外出,兩個人將生米煮成了熟飯。

姑娘的父母為了自家的臉麵,不得不同意了他們兩個人的婚事,給他們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

兩人成婚後,為讓自己的女兒過上好日子,趙黎平的嶽父自然要扶持一下這個窮女婿。

得知趙黎平有一個警察夢,嶽父便建議他去參加高自考,然後他想辦法將他塞進公安隊伍。

趙黎平很聽嶽父的話,自己也很爭氣。他利用業餘時間,報考了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中文專業,學習三年後拿下了大專文憑。

嶽父果不食言,他把有了文憑的趙黎平順利的從一個印刷廠工人調到了吉林省哲裏木盟公安處偵察員,從此他進入了公安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