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序補遺(1 / 1)

初秋。

一場細雨,一天一夜。

昨日的細雨,打落一地黃葉,星星點點撲在斑駁的街道上。紅日初升,空氣中還帶著絲絲寒意,霧氣漫漫散去,這清源鎮的小街上,也開始三三兩兩的有了動靜。

這小鎮叫做清源鎮,美麗祥和,乃世外桃園之地。可就是這般人間仙府之地,也會遭致橫禍。

……

清源鎮上有個張大叔,在清源鎮的小街之上,開個包子鋪,他心腸很好,街坊鄰裏有個困難,也常常會伸出援手。

這日,趙雨和葉幻之又來到大叔的鋪子買吃的。

同住清源鎮,張大叔怎會不知道眼前的這兩位少年究竟經曆了什麼?

張大叔沒有收錢。

趙雨始終不記得那晚是如何躲過這一劫的,那一夜如同一把刀割得人痛徹心扉。可是埋葬了遇難之人,洗淨了街上的血跡,這清源鎮還是那般祥和美麗。人們總是那麼健忘,忘記了多少人在這條小街喪命,忘記了多少個家庭在那一夜化為烏有……隻是,這小街上依然如舊。

有誰還記得?

沒錯,大家都是平凡之人,平凡之人,自有平凡之苦。

趙雨從小就失去了父親。

記得母親說過,他的父親在他兩歲那年,外出闖蕩,便再也沒有回來。不知死了,還是定居他鄉。

但是一場變故,讓趙雨一無所有。

但是他並不孤單,在這個秋天,他有葉幻之相陪。

葉幻之是本鎮財主葉端的兒子,自小聰明伶俐,葉端更是對這幼子寄予厚望。同樣的一場變故,奪去了他的雙親,而本家的鋪子,田地也都被霸占了去。一個隻有八歲的孩子能做什麼?

他隻有同窗好友,一個同病相憐的兄弟。

是日,街上行人不多。

一老一少走在街上,衣著樸素,但言談舉止卻遠非普通山野鄉民可比。在這小鎮的街道上,著實顯得格格不入。那老者鶴發童顏,麵容慈祥,須發盡白,但眼睛卻炯炯有神,一身粗布衣褲,手裏拄著一根桃木仗,看起來頗為陳舊,走起路來卻十分穩健。那小女孩年紀不大,約摸三四歲的樣子,長得眉清目秀,兩條小辮僅用紅繩紮起,垂於腦後。胖胖的小臉,似乎很貪吃的樣子。

一老一少在這小街上走著,像是過路的客人。走著走著,那小女孩卻盯著不遠處的一個攤子不動了,目不轉睛的望著那個小攤。

“爺爺,我想吃糖葫蘆!”

“啊?!”老者一哆嗦,麵帶苦澀,道:“小尹啊,明天再吃好不。”

“不嘛!我現在就要!”被稱作小尹的小女孩,帶著哭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哭著說。

地上的水漬浸濕了小尹的衣服,那老者雙手抱著小尹,想要把她從地上拽起來。

老者走近那賣糖葫蘆的攤位,指著最小的一串糖葫蘆,問道:“這糖葫蘆怎麼賣?”那攤主微微一笑,伸出兩根手指,笑著說:“兩個銅板!”

老者深深吸了一口氣,望了望那賣糖葫蘆的攤位,摸了摸口袋,歎了口氣,麵露難色。他也曾名動江湖,可怎會知道一天自己也有一天會為了兩個銅板而發愁?可是這世界就是那麼奇怪,這事兒還真就發生了。或許當初要不走這一步,今天也不會這樣。想到這裏,心裏竟有些淒涼。

老者拽著小女孩的收,轉身要走。那小女孩又“哇哇!”大哭起來。引得周圍駐足觀看。

旁邊包子鋪前站著的趙雨和葉幻之也看在眼裏。

趙雨想了想,走上前去,牽著那小女孩的手,用少年特有的稚嫩聲音說:“我給你去買糖葫蘆。”說著從身上的布兜裏掏出兩個銅板,遞了過去。

那小女孩不哭了,水汪汪的眼睛,帶著些怯意的望著眼前叫做趙雨的少年,不知如何是好。

葉幻之走到趙雨身前,扯著趙雨的衣袖說:“小雨,你一共就五個銅板,你給她做什麼?”

趙雨說:“我看他哭得好傷心!”說罷,趙雨跑到賣糖葫蘆的那位攤販那裏遞上兩個銅板,拿了那串最小的糖葫蘆,然後又跑了回來,遞到了小女孩的手中。

小女孩望了望眼前的糖葫蘆,又望了望眼前的趙雨,猶豫了片刻,接了過去,咧著潔白的小牙,開心地笑了。

趙雨看到小女孩笑了,自己也“嘿嘿!”笑了出來。

笑了真好。

那令人傷心的事,終於過去了。路總要走下去的,人總要繼續活著,不是嗎?

後來,機緣巧合,趙雨和葉幻之拜入玉清門下,而那個小女孩則繼續跟著老者周遊海內。可是兩個孩子的笑臉,都映在了對方的腦海之中。

十年過去了。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曾經的鼻涕蟲,長成了英俊少年;曾經胖胖的小女孩,也成了美麗的大姑娘。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