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長篇,真是個苦差事。雖苦不堪言,卻又甘願勞作,樂此不疲。雖九死而不悔。誰讓你喜歡和選擇了這個職業呢。1998年,在最困難的時候,我看到一篇文章,在“文革”中,一位作家為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坐了幾年牢,差一點兒被判了死刑,直到1979年1月18日才獲釋放。1979年1月,我在幹什麼呢?那時我還不到28歲,在齊魯石化公司橡膠廠當工會副主席。眼下,我碰上了這點兒困難,跟那位老大哥作家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我把那張刊有那位作家照片及介紹他事跡的報紙豎在了書櫥裏,以鼓勵自己。這本書出版後,我一定先寄給他,感謝他。
2002年6月18日23時於長耳居
回想一下2003年,還是做了不少事的。最大的一個是持續一年的時間,從采訪到出版,完成了44萬字的紀實文學集《神聖使命——濰坊市公安局刑警偵破大要案紀實》,了了心中的一樁大事。此外,在《啄木鳥》發表中篇紀實文學《“第二刑事檔案”》、《時代文學》發表中篇小說《三岔路口》。與另三位作家采寫山東人民支援北京等地抗擊非典的報告文學《大愛無價》,在《大眾日報》、《人民日報》上發表,還得了個《人民日報》征文二等獎。年底,山東省委宣傳部給授了個2003年度山東省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先進個人。去年寫的散文《感受太極》發表在了2004年1月6日的《人民日報》上。
2004年4月,《夜風》獲山東省第七屆(2002-2003年度)精品工程獎。
2004年1月,每天早上5點左右即起,又對書稿從頭到尾校改了一遍。真是改一遍有一遍的成色。在這之前,請一位作家朋友給看了稿子,聽他講了幾個重要的修改意見。比如,錢總這個人物的“戲”有些多餘;在後半部,韓立冬出現得太少,直到與玉兒相遇才出現。還就一些細節、文字提出了看法。這些意見都是很有道理的。於是,我刪掉了錢總住院一節,在後半部讓韓立冬不斷地出現,與玉兒命運的主線照應、呼應。這樣一來,從結構上覺得更協調了。在全書又校改了兩遍之後,已準備竣工了,又偶生一念,刪去了韓立冬當鄉黨委書記時抓計劃生育的一節。這一節,有兩千多字,原先寫時還挺得意的。現在想來既有點兒多餘,又有點兒不妥。7月,在此書開印之前,又用8天的時間校改了一遍,覺得又增色不少。一部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真是改出來的嗬!
回想一下,都市三部曲中,也隻有《夜雨》寫到了農村。因寫農村和農民的命運不是自己的所長,也隻根據多年來對農村的一些了解,素材與情感的積累,寫了一些片斷,做為玉兒等人出身的背景。對此,我很感謝1994年至1995年在一個欠發達的縣下派的生活,它使我對縣城和農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的強項還是城市和工廠。這一點腦子裏是比較清醒的。
在此,謹向給予了此書的創作和出版以大力支持熱情關注的朋友親人,表示最衷心的謝意!
2004年2月29日9時10分
4月18日、7月16日於長耳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