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江南八大劍客(1)(1 / 3)

明末清初,江南有八大劍客,他們是因、呂四娘、路明瞻、周潯、曹仁父、呂元、白泰官、甘鳳池。這八個人都是獨臂老尼朝元的徒弟。相傳這獨臂老尼乃是崇禎皇帝的女兒長平公主。崇禎在李自成兵臨城下四麵楚歌明室傾亡在即而準備自盡煤山前,怕自己的家族遭到淩辱,曾有殺宮的“壯舉”。他手起劍落已斬殺了數十人,惟獨長平公主跪倒塵埃哀求父皇賞她個全屍,容她自己盡節。這時,崇禎已是身心交瘁精疲力竭,他的手軟了,心也軟了,兩眼也被血光嚇怕了,但他還是不肯輕易留下這個女兒。他一手掩麵哭道:“誰教你生在帝王之家!”一手依然舉劍下落。崇禎不忍回顧,便顛狂踉蹌地出宮了。

其實那長平公主沒有死,她隻是被砍掉了一隻手臂。後來被一位潛人宮中尋救朱氏遺孤的世外高人救去。長平公主眼睜睜看那昔日的似錦繁華都成了過眼煙雲,恍然有隔世之感。於是看破紅塵削發為尼,苦修苦煉了一身出神人化的本領;並陸續傳授了這八個徒弟。除了因和尚被康熙第四個兒子胤稹收買而外,其餘七人都能遵師訓,對抗清廷統治,富有民族氣節。他們一直在大江南北從事反清複明的義舉。那了因後來終於被七人所剪除,故而有“七劍會了因”的傳說。這裏給列位分別講講這八位劍客高手和一般流傳不同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周潯曉義年羹堯

雲斂晴空,冰輪乍湧,清輝是多麼柔和。川陝總督行轅的後院沐浴在涼月星光之中。遠近景物似靜若動,隱隱綽綽。那亭,那閣,那樓,那榭,那密密的樹叢,那弄影的花齊,那太湖石的玲瓏剔透,那九曲橋下的涓涓泉流……現在,一切都呈現為縹縹緲緲,似海市蜃樓的幻景,似雲蒸霞蔚的仙宮,偶爾傳來幾聲“唧唧”的蟲鳴,倒反襯托出中庭的幽靜。

一個便襟便服的中年人,手提三尺青鋒獨自在月下徘徊躑躅。他舉首仰望暗藍的蒼穹,目光中流露出懷戀和愁思。他便是封疆大臣、受康熙顧命的年羹堯。戎馬生涯已使他熟稔在孤獨中度過各式各樣的漫漫長夜,可是今夜,一縷思鄉、思親的離懷別苦在這位“胸中自有雄兵百萬”的統帥心中陡然升起。他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低低地吟起了範仲淹《漁家傲》詞中的名句:“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嗖!”的一聲,寶劍出鞘,一道寒光閃閃爍爍。他右手執劍,左手捏了個劍訣,然後由慢而快由徐而疾地揮舞起來。此人劍法嫻熟、勢變無窮,劍光似滿天鱗甲,有時似長鯨吸水,氣貫長虹,迅疾豪放,其勢磅礴。擊、刺、挑、洗、勾、截、點、插、提、帶,變化多端,錯落有致。一會兒似蛟龍騰起三江水,一會兒似出山猛虎反剪身;又好似閃展雙貓驚撲鼠,卻是那掠水雛燕倒銜泥。伶俐矯捷,不緊不慢。突然間,他收劍兀立,穩若泰山,臉色紅潤,額頭沁出晨露般的一層細汗珠。

驀然,在萬籟俱寂中,響起一陣長笑,似冷鍋裏爆出了個熱栗子:“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雷發電飛,若影若風,好一路奇門蟠龍劍法!隻可惜剛勁有餘而緩柔不足,所以那最後三招的‘蟄龍飛騰’、‘二龍戲珠’、‘金龍穿雲’尚未施展劍勢卻已竭矣。這也是剛愎自用固執好強使然,惜哉,惜哉,嘿嘿,嘿嘿!”

“誰?”年羹堯怵然地後退了一步,如電的目光向四周掃視,眉宇間微露驚訝。不過這種情況隻是一霎,隨即他就鎮定下來。他到底是位管帶數十萬貔貅的統帥,對夤夜突如其來的聲響並沒有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同時,他耳邊聽慣了阿諛奉承的話,對這種毫不客氣地指摘他短處的諤諤之言,倒感到有點說不出的新鮮。他從容地插劍人鞘,習慣地用袖子在身上一撣,慢條斯理地說:“是哪條道上的朋友?請露麵出來相見。”

“既蒙相邀,敢不領命?”空中裂帛似的巨響,屋脊角上的兜獸後麵賽似蒼鷹怒擊地飛落一團黑影,衣衫的振動宛若鐵器鏗鏘。主人暗暗叫好,同時也暗自吃驚,行轅四周伏有護衛,來者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如人無人之境。再看此人的內力透肌膚達毛發,已臻上乘。今夜驟然出現在總督行轅不知意欲何為?他把手一拱,笑容可掬地問:“好功夫,真令人欽佩!敢問尊駕高姓台甫?光臨敝衙必定有所見示。”

那人大馬金刀地邁著篤穩的步子,撇撇嘴說:“大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揚州一別,倏忽十載,怎麼把故人都忘懷了呢?”

“啊?”年羹堯往後倒退了數步,他細細打量著來人:五尺開外身材,虎背熊腰,滴溜光滑的發辮拖在胸前,豐神俊秀的容顏中流露出幾分書卷氣,完全不像是個習武之輩;恰恰相反,要不是親眼看到他自空而降,準會以為他是個窮究墳典的讀書人。這種以儒家風度出現的俠士,在江湖上是最感棘手的。久聞江湖上人大凡有三忌:書生、僧道、女流。大將軍想:既稱故人必定和自己有過交往,來者又點明了地方一一揚州,就是被薑白石稱作“淮左名郡,竹西佳處”的廣陵,自己是曾經去過那兒的,可是又在什麼場合見到過此公呢?猛地,他在來人回頭一笑的眉角眼底依稀捕捉到了一絲可供追憶的往昔形跡。怎麼,會是他?一一難道真的是他嗎?十年前的一幕又在年大將軍的腦際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