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江南八大劍客(7)(1 / 3)

和尚躍上案桌,盤膝坐定說:“和尚我生平好馬,你有一匹白雪蓋頂青龍駒,我很喜歡,你隻要把它給了我,我們就算銀貨兩訖了。怎麼樣?還合算吧?一匹馬換來個加官晉爵,準不會讓你吃虧。”

“這個?”和尚說出來的交換條件是嶽鍾琪怎麼也想不到的,就那麼便宜那麼簡單嗎?反而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和尚冷冷地說:“別這個那個的,老實告訴你,我想要拿你的馬易如反掌,不過我不想偷雞摸狗罷了。”

嶽鍾琪道:“不、不!請法師諒解,我決不是這個意思,隻是覺得這條件對法師未免不太公平。既然如此本督定遵法旨。不過能否請教你的計劃?”

和尚不屑地說:“什麼計劃不計劃的!我可不像你們那樣,動輒要安營紮寨,行兵布陣,你隻要後天中午在小峽山口等我便是。別忘了,一定要帶上你的那匹馬,否則……”

嶽鍾琪立即接口道:“法師未免太小覷人了,本督豈肯失信於你。”

和尚點點頭:“這才像個辦事的。那我要走了。”

“慢!”嶽鍾琪用手一指,“請問法號上下?”

“了因!”和尚無所忌諱,回答幹脆。

這倒使嶽鍾琪大大地吃了一驚,他囁嚅地問:“法師就是江湖人稱八大劍客的魁首了因?難怪語屏南方口音。你們不是多以反清複明為主旨的嗎?怎麼法師反助於我?”

“別絮絮叨叨個沒完沒了,這叫人各有誌。閑話少說,記住後天中午在小峽山口。”說完,一個“移形換影”,頃刻不知了去向。這時,嶽鍾琪倒反而驚出了一身冷汗,呆立著,半天說不上話。

話說那了因雖然是複明教掌門人獨臂老尼的大弟子,其武功也遠在甘鳳池、白泰官等七人之上,但他不堪艱辛,不甘寂寞,早就覬覦榮華富貴。此番,他追隨年羹堯和嶽鍾琪的足跡遠走青海,賣身投靠,想以此來取悅嶽鍾琪,通過他去結識年羹堯,再由年羹堯而雍正皇帝。後來了因果然如願以償,一直做到護國大禪師,成了清廷凶惡鷹犬,所以這才演出了“七劍會了因”的故事。

了因晝伏夜行,第二天午夜,到了烏蘭穆和兒。但是悲風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了因已探得明白。營帳上有三盞紅燈者,就是羅布藏丹津母親的住所。那穹廬係皮革所製,又陡又滑,而籠在其四周網繩上都結有串串銅鈴,稍有動靜就會鈴聲大作,遠近皆聞。了因眼觀耳聽,反複忖度,以自己那身“登岸渡水”、“踏雪無痕”的絕頂輕功足可以飛身其上翻越人內的。但了因城府極深,他是不肯作沒有足夠把握的事的,萬一有個閃失什麼的,壞了大事非同小可。同時他還想,自己不僅要以武藝取勝,更要以智慧和膽識壓倒對方。時間不等人,計將安出?了因是何等人物,稍一思索頓時有了主見,因為他身邊還懷有一袋從大內總監處盜來的稀世寶物,這也就是他敢於在嶽鍾琪麵前誇下海口的一張王牌。

這時,四野升騰起彌漫大霧,撲朔迷離,恍恍惚惚。軍營的戒備格外森嚴了,哨隊穿梭,口號連呼。

“站住!什麼人?”守營兵突然看見前方隱隱綽綽非鬼非人晃動一物,大馬金刀直往大帳而來,氣氛頃刻緊張,弓上弦刀出鞘。

了因灑開袍袖,旁若無人直往大帳而來。颼!颼!颼!一排弓箭手立即放箭,說來奇怪,隻見那“物”左右旋轉,箭雨已向四麵飄去。弓箭手正準備再度抽箭拉弦,那“物”已到他們麵前,原來是個和尚。

兵丁們愣住了。了因冷冷一笑,大步跨上前來,營門口四個武士持刀怒目而視。

“善哉!善哉!貧僧是不肯輕易開殺戒的,列位難道硬要苦苦相逼不成?”了因的話有軟有硬,著實有點威懾力量。

一來是這裏的習俗對喇嘛是很尊重的,二來武士們都見識過和尚那手“迎麵撲群蜂”的上乘武功,一時不敢造次。但職務在身不能不振作精神問道:“法師可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

了因說:“貧道閑雲野鶴四海為家,東西南北都要闖闖、逛逛。怎麼,這裏不可以來嗎?”

“這可是中軍帳,兵家重地,法師豈可以隨便進出?”了因哈哈大笑說:“哈哈哈哈!那我更加要來走走了。出家不認俗,即使是大清皇帝的金鑾殿去去又何妨?既是中軍帳,那就見識見識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