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避實擊虛(2 / 2)

劉琦召集諸葛亮龐統等幾位核心謀臣商議。

此時已至隆冬。

外麵滴水成冰。

諸葛亮經過賑災,整個人消瘦了一圈,變得又黑又瘦。

好在經過他的盡心照料下,盡最大可能保全了百姓性命。

若不然,恐怕大部分人都熬不過這個隆冬。

徐庶看著屋簷上吊著的冰淩,歎口氣道:“天氣如此寒冷,想來黃河早已結冰。

若非袁紹使出如此毒計,此時我方大軍恐怕早已渡過黃河,踏平河北了。”

諸葛亮無奈的搖了搖頭道:“經過此次賑災,固然保住百萬人性命,但也將數年之存糧,消耗殆盡。

再想動用數十萬大軍北征,已無糧草可用。

為今之計,隻能再等兩年,存夠糧草再說。”

徐庶攥著拳頭道:“數年積蓄,毀於一旦,當真不甘心。”

劉琦看著窗外沉吟道:“我在想,數十萬大軍出征,所費糧草自然巨大。

但我能不能動用少量兵馬,也能北伐成功。

哪怕不能取全功,就算將河北蠶食,也聊勝於苦等。”

幾位謀臣全都不解的看著劉琦,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劉琦站起身,來到一幅巨型輿圖前麵,手中拿一根竹竿道:“恐怕所有人都以為,我率軍北伐,便是渡過黃河,直取鄴城,與袁軍決戰。

袁紹必然也是這麼認為,所以他將所有軍馬,屯駐於黎陽頓丘一線防禦。

但我偏不如此進兵。”

劉琦手中長竹竿,劃向東方的青州方向道:“這青州,大部分位處黃河之南,自兗州入青,一馬平川,並無險關可守。

此地乃是袁紹長子袁譚,從公孫瓚部將田楷手中搶來的。

他袁譚在當地也立足不穩,且將大量兵馬抽調至冀州,防禦鄴城。

難道我不能率一支兵馬,長驅直入,先拿下青州?

諸公別忘了,我手中可有一支青州兵。

對他們來說,殺回青州,乃是回家,豈不比袁譚更占地利之勢?”

眾人聽得眼睛一亮。

龐統拍手道:“對呀,既然袁紹在冀州已經駐紮重兵,做好防禦,咱們偏偏不攻冀州。

率領青州兵,去攻擊青州,自然一戰可勝。

他袁譚如何與主公麾下青州兵相比?”

諸葛亮道:“按照大王這說法,如今並州由袁紹外甥高幹鎮守,也已經抽調大量兵馬,前去駐防鄴城。

而呂溫侯曾任並州司馬,其麾下並州軍依然存在。

更何況還有張文遠,乃並州北地郡太守。

若派呂溫侯率領文遠與並州軍,繞道關中,殺回並州。

試問那高幹如何抵擋?”

“正是這道理,”劉琦道:“這兩支軍兵殺回去,均不用太多人馬,也無需多少糧草。

更何況他們回到老家,相熟之人甚多,可以就地募糧,以戰養戰。

到時青州、並州一失,袁紹如同剪去兩翼,僅剩冀州與幽州,如何與我軍抗衡?”

“大王英明!”徐庶心悅誠服道:“避實擊虛,袁紹必然預料不到。

等他明白過來,兩翼已然失去,便無力回天了。”

在場眾人全都紛紛點頭,同意劉琦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