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寶談談你正在做的事情。在給他穿衣、洗澡或換尿布的時候,你要告訴他你正在做什麼。
觀察寶寶給你的每一個信號。如果寶寶在微笑,並注視著你,說明寶寶想要繼續和你交談,這時不要輕易丟下寶寶。
2 2個月寶寶的交流能力
高興的時候我會咯咯叫、或向媽媽和爸爸微笑。
我生氣、受到驚嚇或者不舒服時會哭鬧。
我能分清媽媽和爸爸的聲音,我喜歡媽媽溫柔的歌聲和寶寶豪爽的笑聲。
我會對媽媽微笑,也對其他人微笑。
3 哭鬧是因為交流遇到了障礙
寶寶的需求很多,但限於表達能力,因此很多時候隻能用哭鬧來代替。哭鬧也是每個不會說話的寶寶表達自己需求的一個重要途徑。哭鬧可表示很多意思,需要父母耐心地去體會理解。一般情況下,寶寶身體狀況正常的時候,哭鬧可能表示下麵的意思:我餓了;我瞌睡了;我累了;我想要媽媽抱著;我感到很煩躁,周圍太吵了;我感到孤獨;我的尿布需要更換了……
聽到寶寶的哭聲,父母可能會感到緊張,想要安慰他。
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抱起寶寶,拍拍他,和他說說話,親切地問他怎麼了,並撫摸他,且輕拍他的後背,幫他順順氣。然後再根據情況給寶寶喂奶或換尿布等。
提高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動作是人類解決細小問題的重要基礎,其發展主要體現在手指、手腕及手掌等部位。0~1歲是精細動作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因此要針對寶寶的月齡特點進行適當的訓練。
精細動作包括手的初級動作,如抓握能力,這也是一種很複雜的手眼協調動作,受大腦中的手部運動中樞和視覺中樞聯合支配。因此,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是寶寶智慧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1 嬰兒精細動作發育順序
2~3個月的寶寶已經具有很好的抓握能力了,有的寶寶甚至可抓著媽媽的兩個食指懸空。這時可將帶響的玩具掛在寶寶的床周圍,吸引寶寶去抓握玩具。當寶寶可以輕而易舉地抓到時,要逐漸提升高度。
4~5個月的寶寶可以鍛煉抱瓶喝水,還可以雙手對捏。媽媽可訓練寶寶同時使用雙手的能力,如在寶寶吃奶時,讓他自己抱著奶瓶,媽媽用手稍微扶住奶瓶即可。
5個月時媽媽可以對寶寶進行拇、食指對捏的訓練。如:讓寶寶自己捏小饅頭、捏繩子等等。
6個月時,隨著寶寶視覺能力的發展,寶寶已經能夠很準確地抓到物品,並嚐試將物品放到另一個地方。此時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在安全的條件下,允許寶寶亂拿、亂動、亂扔。
7個月後,寶寶小手變得勤快,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可結合使用了,而且明白自己和物的關係,也開始思考了。這時要有意識地讓寶寶進行捏東西、塞東西等訓練。
10個月開始要對寶寶進行敲打訓練了,可讓寶寶盡情地敲打安全物品。
11個月後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能力發育相當成熟,可讓寶寶訓練套杯子、撿豆子等稍微有難度的動作。
12個月開始,可讓寶寶自己翻書,允許寶寶破壞書本。可找一些不用的廢舊報紙或手紙等讓寶寶撕。
2 2~3個月怎樣訓練精細動作能力
1.多讓寶寶握持:父母可多給寶寶提供一些表麵光滑的細棍子或棒狀物品,放到寶寶手中,並搖動物品以刺激寶寶抓握。寶寶能夠較久地握持物體後,父母可試著輕輕地“搶”寶寶手中的物體,以促使寶寶用力握,提高寶寶的手部力量。
2.懸掛玩具:在寶寶的活動範圍內懸吊一些顏色鮮明的玩具,最好是帶響玩具,扶著寶寶的手拍打、夠取、抓握。可隨時訓練,但如果寶寶表現出厭煩或疲憊時最好停止。
家長可以經常換各種材料的物體。如用金屬的小棒、塑料的小棒、木頭的小棒、紙棒,這樣可以豐富寶寶手部的感知能力。
學會充分利用兒歌
兒歌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對於嬰兒也不例外。好的兒歌簡潔而活潑,符合寶寶的思維,而且富有韻律感,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悅耳動聽。寶寶喜歡這種優美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