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北極星儀器與硬盤製造(2 / 2)

一台長2米,寬一米半的大型掃描打印機就做出來了。

張星河把設備連接在電腦上,啟動設備,掃描了一篇關於數字攝像頭的論文。

看著電腦上通過掃描得到的文件,滿意的點點頭。

隻是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就這一百多頁的內容,就在電腦磁盤裏占據了1M多的空間。

實際上按照前世的技術來說,這個占用空間並不大。

很多格式文件,光是空白文件都可能十幾兆。

張星河設計的這套軟件,已經很優秀了。

隻是看著這個10M大小的硬盤,張星河差點破防。

這已經是市麵上最大的存儲設備了。

“硬盤的問題得趕緊解決了。”

作為用慣了電腦的人,看紙質資料實在不習慣。

下定決心的張星河,直接出了實驗室,帶人來到津城119廠。

這是一家儀器廠,以前是給戰機製造儀器儀表的。

隻是現在華國成立了幾家飛行器製造公司,收攏了一些廠家形成專有產業鏈。

他們家不在名單之上,所以日子沒法過了,現在廠裏就靠生產收音機錄音機什麼的過日子。

張星河的到來,廠裏的人都很高興。

如今,張星河可是在係統內出名了。

誰不知道他有錢,而且技術水平非常的高超。

這下119廠終於能活下來了。

其實119廠的技術水平不差,尤其是在物理、電磁、信號、光感電器元件上的技術儲備。

畢竟以前就是造戰鬥機內部儀器的。

雙方的談判很順利,張星河直接安排人去辦理交接手續。

119廠,更名為北極星儀器,歸入北極星工業管理。

在廠總工程師的陪同下,考察了一圈廠裏的設備,還有製造環境。

考察完環境之後,張星河就回到了自己的實驗室。

花了10萬積分,讓係統根據現有的設備,生成了一份硬盤製備工藝流程。

將整個計劃書導入電腦中,將其打印出來。

隨後就帶著資料來到北極星儀器。

在眾人齊心合力之下,花了幾天的時間直接將一間實驗室的設備改造出來。

隨後張星河就召集了所有的工程師,在他們的注視下。

將磁盤盤片、磁頭、電機、磁臂、還有電路板給製作出來。

張星河設計的硬盤結構與前世的比較相似,不過比較大,也就比轉頭小兩號。

4個盤片,按照當前的工藝水平,總容量大約在1G左右。

零部件製作完成之後,張星河打開電腦,將數據存取控製程序,寫入單片機芯片內。

隨後將芯片焊接在電路板上,接著就是將所有的零件完成組裝。

除了外殼總裝完成之後,張星河又從行李箱內取出北極星半導體生產的電腦配件。

將其組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隨後開機。

這台電腦裏本身就有一塊硬盤了,裏麵裝著北極星操作係統。

剛剛製作的這一塊硬盤作為數據盤掛載進去。

經過一番測試之後,眾人都鼓起了掌。

張星河在眾人的掌聲中站了起來。

周睿淵總工激動的鼓著掌“張教授你簡直太厲害了!”

“這下我們119廠有救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