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師(2 / 2)

當下張三豐在山上留了七天,將一套基礎內功心法及修煉之法都傳給了李岩。這一心法根本之道還是出自九陽真經,乃是張三豐所創的武當初階內功心法。此法講究陰陽調和,剛柔並濟,宏大處還不如九陽,但是細節精妙之處卻是勝過九陽。初時修煉純靠悟性,進境極慢,修到一定火候後,便能一日千裏。

張三豐乃是一代宗師,眼力自然極高,當日李岩重生第一天便已看出李岩筋骨異如常人,非是天生神力,而是身體協調力和自愈能力,非常適合練武當一派的以柔克剛的武功。果然張三豐走後,李岩每日裏除了放牛便是修煉張三豐傳授的內功心法,不到半個月,便覺體內氣息流轉加速,源源不絕的力量湧現出來,而且目力、耳力都有所提高。大喜之餘,也開始思考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的發展了。

按張三豐此時年齡算,離倚天屠龍記元年,也就是張三豐九十大壽,還有大概三十年的時間。李岩清楚地記得,倚天屠龍記裏曾經提到過,自神雕後期襄陽英雄大會以後到倚天屠龍記後期屠獅大會,中間近一百年的時間裏,從未舉辦過大規模的武林盛會,證明這些年間武林裏沒發生過什麼大事。而現在自己又成了武當派的首徒,武當派創派初期發展超級順利,估計是沒什麼風險咯。

想到這裏,李岩大為喪氣。旁人穿越重生,都是轟轟烈烈地把原來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為什麼我穿越過來,卻要躲在師傅背後,安樂地享受天下人的敬仰、崇敬。直到自己四五十歲以後才會有大事發生,可是不趁著年輕時闖蕩一番,到年老後估計就會像原著裏的宋遠橋一樣,終身抑鬱吧。

李岩想歸想,練功還是非常勤勉,哪怕將來不能經曆江湖風波,還是少不了會有師傅的仇人尋仇,若是自己練功不勤,不能抵擋敵人來襲,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師門也會蒙羞,自己這個武當派的大師兄,還是責任重大的。

當下李岩平日裏在武當山上修煉內功,師傅下山遊曆有時也會回來一趟傳授自己一套新悟出的武功,某次從寶鳴歸來便自號三豐了。此時張三豐還未將自己的武學整理為一套武學係統,雜七雜八地創了不少武功。也虧得李岩重生後天分極高,在學習領會之餘,慢慢摸索,競這些雜亂的武學分門別類,條分縷析地寫在紙上,這也構成了日後武當一派的武學基礎。

匆匆一晃已經一年時間了。這一年裏,李岩已經將武當初階內功心法修至大成了,剛剛開始修練武當九陽功了。而宋遠橋也在這一年成了李岩的師弟。據張三豐講,宋遠橋乃是襄陽城一走鏢大戶的長子,那鏢師為人豪爽,多行俠仗義。他兒子小小年紀卻頗有乃父之風,而且貴在脾氣溫和不莽撞,這一點比他爹又強許多了。而且天分也不錯。

自此武當派算是正式建立起來。宋遠橋不似李岩可以在武當久住。農忙時及祭祖時作為家中長子,宋遠橋都必須回家。這樣每年其實在武當山也隻能呆八九個月。還張三豐有了兩個弟子坐鎮相互切磋武功,除了一兩個月的時間要回山教授弟子武功以外,其餘時間都是在外遊曆,行俠仗義外也可以尋覓合適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