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交談了一陣,宋遠橋便帶著俞岱岩俞蓮舟兩人去了金殿後山。三人在練功之餘,還要做些農活。
武當派創派伊始,唯一的產業也就隻有山下的幾畝田地了,供應著幾名弟子的衣食所需。因此幾名弟子練功閑暇之時都會去田裏勞作,李清淵也不例外,不過他作為大師兄,時間安排上相對相對自由一點罷了。
史火龍與李清源在金殿之上相談甚歡,李清淵對史火龍行事頗為傾心,兩人或討論武學,或講述江湖見聞,不覺日已西移。
史火龍出道也隻兩年,但是已經成為丐幫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並且因立下大功得幫主傳授了一招降龍十八掌。僅憑第一點,便足以成為江湖年輕俊傑中的傑出人物了。
李清淵也是對史火龍這一點頗為心折,雖然前世經驗告訴他,史火龍晚景淒涼,乃是丐幫曆史上最窩囊的幫主之一,但至少現在,李清淵覺得此人豪邁之風,未來成就不可限量,便將那些前世已知之事拋在了腦後,誠意結交起來。
李清淵聰明伶俐,受張三豐的影響,為人質樸豪邁,頗對史火龍的胃口,交談之下,漸漸放下心扉,對李清源知無不言,這麼一來,便使得李清源將江湖事跡與前世所知結合起來,發現了許多疑點。
原來在提到當今江湖的門派時,史火龍第一推崇的自然是少林。少林自火工頭陀一役之後,衰落了接近百年,直到此時方才中興,但少林畢竟是少林,底蘊豐厚,短短幾十年,便重新接替全真教,成為江湖第一大派,執武林各派之牛耳。
席間,史火龍盛讚少林掌門空見神僧,李清淵深以為然。忽然,史火龍話風一轉,說道:
”除了少林之外,倒有一個門派不容忽視,那便是遠居昆侖的魔教。”
李清淵點點頭,史火龍又續道:“這魔教,又稱明教,說起曆史來,可是不遜於少林。據說北宋年間,明教教主方臘更是起義江南,將江南大半領地都打了下來。”
這典故李清淵倒也知道,且不說方臘,在金庸筆下,便有黃裳滅明教高手的記載。
李清淵問道:
“這明教之中,可有驚才絕豔之人?”
史火龍聽李清源不稱明教為魔教,微微皺眉,隨即想到這少年不經世事,不知魔教惡行,隨即便也釋然。思索了一陣,說道:“魔教中人行蹤飄忽,又多隱居世外,我知道得不多,不過有一人卻是不得不提。那人自號頂天,為人亦正亦邪,高興時行俠仗義,震怒時屠戮無辜,人稱小魔頭。”
李清淵聞言一震,心道這不就是陽頂天麼,神色一澟,問道:
“史兄可曾見過此人麼?”
了
史火龍搖了搖頭,神色黯然道:“若我見過此人,恐怕就不能和小兄弟你在這兒喝酒閑談了。”
李清淵一驚,問道:“那人真有這般可怕麼?連史兄這等功夫,都會懼怕麼?”
史火龍神色微變,苦笑道:“小兄弟你可真是抬舉我了,兩年前,本幫陳梁兩大長老在河南遇到此人,言談不合之下當即交手。結果不到十餘回合,兩大長老便是一死一傷。死去的梁長老乃是本幫除幫主之外的第一高手,曾經指導過我的武藝,算是我的半個師父。”
李清淵默然無語,微感抱歉,岔開話題:
“閑來無事,史兄索性在山上多逗留幾日吧,算算日子,我師父估計也快回山了。”
史火龍笑道:“小兄弟的好意我心領了,今晚還要麻煩小兄弟為愚兄安排住處呢。不過明日卻是不能再逗留呢。今日上山之前在襄陽我曾接到本幫傳訊,說是魔教行蹤出現在兩廣一帶,兩省丐幫弟子現下都往洞庭趕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