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陰道隔膜時應注意什麼?
使用陰道隔膜應注意下麵的問題:
1.首先要選擇型號合適的陰道隔膜,如果陰道隔膜過大或過小,子宮頸就會遮蓋不嚴而導致避孕失敗。
2.使用前要檢查乳膠膜,如發現有漏孔、裂縫、發黏及彈簧圈變形,則不宜使用。
3.陰道隔膜的位置一定放置正確,放入後還要檢查是否確實蓋住了子宮頸,如沒有蓋嚴應取出重放。
4.在陰道隔膜上塗避孕藥膏可以提高避孕效果,同時還可以使陰道隔膜容易放入陰道。
5.性交後8~12小時才能取陰道隔膜,因為精子在陰道裏存活的時間一般不超過8小時。若取出過早,精子還沒有死亡,仍有懷孕可能;但也不能取出過晚,最遲不超過24小時,因為放置時間過長,陰道隔膜刺激陰道壁使陰道內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感染。
6.婦女生育以後,陰道長度、鬆弛度都會發生變化,最好於產後3個月重新選配陰道隔膜的型號。
7.凡是有下列情況的婦女不宜使用陰道隔膜:患有陰道炎、重度子宮頸糜爛等生殖器官炎症的婦女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病情;患有子宮脫垂、陰道過緊、陰道壁鬆馳的婦女,因為陰道隔膜不能放到合適的位置,故不宜使用;有習慣性便秘的婦女,因直腸內充滿糞便,可使陰道後穹窿的形狀發生改變,影響陰道隔膜的正確安放,故也不宜使用。另外,對橡膠過敏的婦女以及不能正確掌握陰道隔膜放置技術的婦女均不宜使用。
2性交時避孕套破了怎麼辦?
避孕套若能正確使用,避孕的失敗率僅為1%~3%左右。但實際生活中失敗率比上述數字高,原因有以下幾種。
1.戴上破裂的避孕套。避孕套本身已經破裂,使用前未做檢查。有些超薄型避孕套,使用操作時或戒指劃破,未被發覺。戴套前應捏癟套前小囊(貯精囊)的空氣,有些人沒這樣做,結果射精時小囊內壓太高而破裂。
2.性器官潤滑度不夠。性交前未調情,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性生活時分泌物減少,陰道潤滑度不夠,導致避孕套破裂。
3.性交幅度大,抽動頻度高,避孕套因摩擦容易破裂。
4.使用不適當的潤滑劑。在避孕套上表麵塗上礦物油或植物油,如凡士林、普通潤膚液等,會使避孕套的強度在5分鍾內減弱,以致破裂。
5.存放不當。避孕套暴露在強光、高熱、潮濕或溴氧環境中,加速橡膠老化而逐漸喪失強度。所以,避孕套一旦開封,要立即使用。
6.缺乏經驗。失敗者以缺乏使用經驗為多,有了經驗以後,失敗度就降低。
避孕套破裂後套內的精液流入陰道,如女方正處在排卵期,就有可能懷孕。所以,性交時發現避孕套破了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懷孕。避孕套破裂後最好的補救措施是在72小時內服用緊急避孕藥,如毓婷,作為避孕套破裂後的補救使用。
使用避孕套的夫婦,最好備有緊急避孕藥物,以防避孕套破裂後束手無策,造成精神緊張。
3女性從親熱中發現警報
一般來說疾病都有前期信號,婦女從性生活中往往可覺察出一些疾病的征兆,要留神注意,及早發現與治療。
(1)乳房壓痛:擁抱時發現乳房一側某點壓痛。用手掌平摸痛點,可發現有一小硬塊,並有觸痛感,應警惕乳房腫塊。
(2)乳頭溢奶:撫摸擠壓乳房或吸吮乳頭時,有乳汁溢出,應警惕患腦垂體微腺瘤的可能性。
(3)乳頭溢血:擠壓乳房或吸吮乳頭時,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征兆。
(4)下腹隆起:每當仰臥時,下腹仍隆起,觸摸有堅實感,應警惕是否患有卵巢腫瘤。
(5)陰道流血:房事後排出粘液中含有鮮血,這種情況常是宮頸癌的早期信號,即使是少量的,也勿放過。因為這種信號,不是每次事後都會出現的,也許半年之後再現,但那時腫瘤可能已經到了晚期而失去了治療的良機。
(6)尿頻尿急:如果在房事後感到尿頻、尿急,並伴有白帶增多,可能患有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或者男方染上淋病等。
(7)魚腥臭味:性交時或性交後陰道散發出魚腥臭味,並伴有陰道瘙癢,可能是患有性病或陰道炎。
(8)穹隆觸痛:穹隆位於陰道最深處,房事時感到此處有觸痛,表示患有盆腔炎,如伴有繼發性痛經史,則表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9)下腹絞痛:房事不久,出現小腹陣陣絞痛,伴有惡心嘔吐,可能是卵巢腫瘤,不應掉以輕心,應帶去專科醫院診治。
4生理期的“九項注意”
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流出的血,子宮內膜受卵巢分泌的影響,而卵巢內分泌又受到腦體分泌激素的影響。所以,月經來潮是反映女性整個身體健康與否的信號。
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不正常,與內分泌不太好有關。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等會導致月經量很大。如果是口服避孕藥所致月經量過少,就要考慮是否更換避孕措施。
怎樣才知道月經量的多少呢?一次月經量30毫升算過少,80毫升算過多。正常量應是每次60毫升。其參考標準可用衛生巾的使用來判斷,正常量是一天換4次,每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都濕透了,則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連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月經過多或過少都應及早去看醫生。
另外,正常月經周期應該是20~36天。不過,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月經周期,而且有很大差異,有人少則20天,有人多達36天,這均屬正常。據統計,真正每次都能在28~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隻占10%。隻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一樣就屬於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有可能某種疾病的症狀,這就需要準確記錄每次的時間並及時就醫。
經期保健應從以下九個方麵加以注意:
(1)清潔衛生:經期要保持外陰清潔,每晚用溫開水擦洗外陰,不宜洗盆浴或坐浴,以淋浴為好;衛生巾購買後要詳閱所購衛生巾的使用說明,了解其衛生指標控製情況,千萬別拘於某一品牌而忽略了衛生指數。此外,必須具備“使用合格”標誌的衛生巾才可放心購買。大便後要從前向後擦拭,以免將髒物帶入陰道,引起陰道炎或子宮發炎。
(2)調節情誌:中醫學認為,情誌異常是重要的致病的因素之一,精神情緒對月經的影響尤為明顯,故經期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經不調。
(3)勞適結合:經期照常工作、學習,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減輕腰背酸痛及下腹不適。因過勞可使盆腔過度充血,引起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腹痛腰酸等,故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並保證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不宜捶背,腰背部受捶打後,會使盆腔進一步充血,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4)飲食有節:月經期因經血的耗散,更需充足的營養。飲食清淡溫和,易於消化,不可過食生冷,因寒能導致血凝,容易引起痛經、月經過少或突然中斷等。不可過食辛辣香燥傷津的食物。不宜飲濃茶。要多喝開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腸通暢。不宜多吃鹽,吃鹽過多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過多,在月經來潮前夕,會發生頭痛、激動和易怒症狀。
(5)寒暖適宜:注意氣候變化,特別要注意防止高溫日曬、風寒雨淋,不要涉水遊泳,不用冷水洗腳,不可久坐冷地等。不宜穿緊身褲,不要高聲唱歌。月經期呼吸道粘膜和聲帶充血,高聲唱歌或大聲說話,聲帶肌易疲勞,會導致聲音嘶啞。
(6)不宜性生活:月經時,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宮腔內有創麵,宮口亦稍微張開一些,陰道酸度降低,防禦病菌的能力減弱。如經期行房事,將細菌帶入,容易導致生殖器官發炎;若輸卵管發生炎症粘連、堵塞不通,還可造成不孕症,也可造成經期延長,甚至崩漏不止。因此,婦女在行經期間禁止性生活,嚴防感染。
(7)勿亂用藥:一般婦女經期稍有不適,經後即可自消,不需用藥,以免幹擾其正常過程。若遇有腹痛難忍或流血過多、日久不止者,需經醫生檢查診治為妥,不要自己亂服藥物。
(8)堅持建立月經卡:自初潮(12~19歲)後,女性要學會建立月經卡,記錄每月經期日期,便於了解自己的月經是否規律、是否懷孕、是否流產等,有利於防治各種婦科疾病。
(9)如發生痛經、月經過多或過少應到正規醫院就醫。
5留意注意乳房疼痛亮出的警報
女性在不同時期由於生理變化引起的暫時性乳房疼痛,醫學上稱為“生理性乳房疼痛”。
(1)青春期乳房痛:女孩子到了9~13歲,會分泌一種促進腺素釋放的激素,促進卵巢發育。但這種痛,可隨月經來潮後乳房發育成熟消失。
(2)經前期乳房痛:乳房的增長發育是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響的,在月經前,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較高,對乳腺刺激作用較大,很多婦女在月經來潮前會發生乳房脹痛。月經來潮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較低,於是脹滿感減輕。
因此,乳房隨著月經周期出現脹滿、疼痛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3)妊娠期乳房痛:懷孕到40天,由於雌激素分泌增加,使乳腺組織增生、乳房增大而發生疼痛不適。這種疼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