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鄭雪雯最喜歡的菜莫過於水晶肴蹄。其實各種豬蹄的做法鄭雪雯都深愛,特別愛這口水晶肴蹄。喜歡啃的人都知道,口齒之間著急的想分開骨頭與肉,越啃越有味道,越啃越不罷休,偏偏啃了許多又不見有飽腹之感,所以連帶許多人會在空閑時刻抱著啃。鄭雪雯的舍友沈素玲就是被帶動的那個,沈素玲是個北方姑娘尤其不喜歡這些麻煩的帶骨頭的吃食,因為總是心急的覺得骨頭沒有肉。後來還不是沉淪在豬蹄中不能自拔。味美竟然也培養了沈素玲的耐心,功勞真是大啊。
鄭雪雯私以為啃的時候記憶力更強,想想當初考心理谘詢師的時候,那些定義啊、公式、還有分類標準什麼的不先記下來怎麼判斷。
鎮江之行,鄭雪雯勢在必得。為了美食,跑斷腿不是很正常麼。表麵上同事已經看鄭雪雯無欲無求了,誰想到她會為了一口正宗的吃食,折騰這許多呢?美味佳肴如同牽引阿凡提小毛驢的紅蘿卜,引誘著鄭雪雯樂此不疲的休假的時候趕往鎮江。
在其他事情鄭雪雯向來都是理性判斷的,唯獨吃東西這件事沒有什麼原則。比如鄭雪雯做出的決定可能不輕易更改,但是遇到美食吃什麼這件事,變來變去是常事。
如果想起的吃食,鄭雪雯就像是小孩子般,不吃到,誓不罷休。沒吃到,就變成了執念。
水晶肴肉又名水晶肴蹄、鎮江肴肉,是江蘇鎮江市一道傳統名菜,屬於蘇菜係。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鹵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
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薑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後因硝、肴讀音相近,遂改稱“水晶肴肉”。又因成菜肉色鮮紅,皮色晶瑩,故又稱水晶肴蹄。該菜選用豬蹄為原料,經硝、鹽醃製後,配以蔥、薑、黃酒等多種佐料,以寬湯文火燜煮到酥爛,再經冷凍凝結而成。具有形態美觀、清醇鮮香、油潤滑爽、肥而不膩等特點,是鎮江、揚州地區傳統的風味名肴。
相傳數百年前,鎮江酒海街有一家小酒店的店主,一天買回四隻豬蹄,準備過幾天再食用,因天熱怕變質,便用鹽醃製,但他當時誤把家人為做鞭炮買的一包硝,當作鹽醃了豬蹄,直到三天後家人找硝時才發覺,連忙揭開醃罐一看,不但肉質未變,而醃得蹄肉硬結而香,色澤紅潤,蹄皮色白。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接著,他又把豬蹄放入鍋中,加蔥、薑、花椒、茴香、桂皮用高溫燜煮,本欲以此解除毒性和異味,不料蔥煮半個時辰後,卻出現了一股異常的香味,入口一嚐,滋味鮮美,毫無異味。從此以後,該店主就用此方法製作“硝肉”,前來品嚐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不久就聞名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