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量劫
一元分為十二會,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一個元會是12萬9千6百年,5萬個元會為一個混元量劫法力,一個量劫法力=5萬個元會×12萬9千6百年=64.8億年,一個混元無量量劫=4億8千萬量劫=64.8億年×4億8千萬=311.04億億年。
輪回、生滅是宇宙的萬物的基本規律
其運轉的規律,謂之道
天地不仁也好,天心慈悲也罷,都是各生靈心態問題,但天之道,有一點是肯定的,對萬事萬物,對所有生靈,乃至神仙佛魔道,它是公平的。
最原始的宇宙,那是一片混沌,地火水風等各種元素都有,但都是四處飄移。相互碰撞、爆炸、化合,終於,在那一片混沌中,孕育出一些有自主意識的生靈,既然是宇宙靈氣所化,其天生必有神通,謂之為混沌生靈
有那大智慧的混沌生靈,在漫長而不計歲月的時間中,思考、探索混沌世界,從而悟道成為混沌聖人,有幾個呢,不知道,現在為眾生靈所知者,就是一個,名謂鴻鈞,他開設講壇,將所想所悟及經驗,傳給混沌各生靈,有大成者,也有不成者。
有一天,有混沌生靈盤古得大道,感覺不能忍受混沌世界,決定開天辟地,給自己及眾生靈開辟一個適合生靈生存的世界,讓地火水風各歸其位,具體混沌開後的宇宙是怎麼樣的,大家都不知道,隻知道,前所未有的爆炸發生後,有許多世界形成,完美者不過幾個。盤古也在爆炸中解體,其意識元靈被三個混沌生靈所得,謂之三清,此三者憑借繼承盤古在開天中的感悟,也得大道。
上古宇宙形成了,有得大道者女渦,嫌世界寂寞,於是仿照各混沌生靈,造妖、造人,女渦氏所造之生靈,隻不過是上古眾多部落中的其中幾個,如果有人認為她是所有生靈的創製者,是為大謬也。其所謂創造,隻是把眾多在混沌中孕育者、能量弱小的、沒有清醒的生靈點醒,賦予其身體而已,大千世界,沒有人能憑空創造生命。
在天地中,各生靈都在進化,他們為生存而奮鬥著,命運交織,形成各種因果,隨著生命繁衍,這種生存鬥爭也越來越激烈,矛盾在某個因素的誘導下爆發,謂之劫,劫有大有小。
最大沒過於無量量劫,是支持宇宙運轉的能量坍塌所致,這個劫數,就是讓一切重歸混沌,無人可逆轉,次之謂之量劫。無量量劫,隻有得道聖人可活,量劫,則還有一線生機,若量劫處理不好,造成大動蕩,則會演變為無量量劫。
量劫的形成,基本還是人禍,因為生命在繁衍,仙魔也好、佛妖也罷。大家都在爭奪資源,吸取宇宙能量,若大家按盤古開天之後所設定規則辦事,則能量基本平衡;但有勢力私自控製六道輪回,幹涉造化,大造佛魔神仙妖,佛魔要成長,肯定要吸收元氣能量,他們和凡人不一樣,凡人百年就死,死後一切還給自然,不會破壞平衡,神仙則不然,他們長生不死,他們吸收越多,於是宇宙元氣能量越來越不平衡,於是一步步走向量劫。
魔道道義
大道唯我,無論道佛,一心為本,自在由我。
天即蒼蒼,地亦茫茫,以餘渺渺,得法自然。
天爐地火,以煉本心,堅之固之,何畏荊棘。
大道未期,以笑得之,自然萬法,容之納之。
欲得真法,以勤為先,以智為基,以恒為本。
不求仙聖,隻問本我,日月磨礪,上下求索。
求而索之,實則踐之,益則得之,害則舍之。
以生之本,步步進之,身合天地,自有乾坤。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時時問之,以善吾法。
不爭而爭,不得而得,問我何名,謂之為魔
魔
印度梵語魔羅,中華譯為殺者,他能殺害正修道人的法身慧命。總之,在魔羅的心裏,對修行人,時刻懷著三椿的惡意:(一)我們不論修那種三昧,正當用功得力的時間,善根滋長,惡障漸消,他就恐怕此人超出他的環境。(二)又驚怕此人化度他的眷屬,空了魔王宮殿。(三)畏懼行人,得大神通,得大智慧,降伏魔軍。
預先來擾亂,令行人不得成功,這樣叫做殺害者,亦名波旬。其實有四種魔的區別:三界內的眾生都有貪瞋癡等煩惱,名煩魔;輪回六趣受生死,名五陰魔;一期生死之間,那個免得掉無病,即是病魔;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名天子魔;這是界內的四魔。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亦有微細的四魔。古德所謂:“除佛以下,皆是魔道。”誠不虛語。
依止觀魔事發相,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若果對治時媚鬼,知何時,呼其名字,魔即隱去。總而言之,行人無論見什魔境界,不起分別好醜。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楞嚴經說:“不作善境界,不落群邪。”就是這個道理。
平常所說:道高一尺,魔越一丈。從這話中,就可見得修道用功的人艱難,培養道的不容易。非有九牛二虎的功力,不折不撓的精神,勇猛莫怕的態度,堅固不動的心念,決定無變的意誌。動輒被魔境的牽動,被魔境的逼惱,被魔境的紛擾,被魔境的縛束,被魔境的顛倒,被魔境的錯亂,被魔境的籠罩,被魔境的喪身,被魔境的失命,被魔境的戕害了。
所以在沒有學道的以前,必須知道魔境的正義和各種的害處。正義和害處既然明白,還要修習對治魔境的方法。倘是不明白,乃學道起來,到很危險,難免陷阱墜坑。
魔的正義
魔,乃是印度國的語音。本來有二個字,所謂魔羅。中國的譯意,就是能奪命,因為奪去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使入魔道的子孫,永遠不能成功佛道的期望。又名殺者,因為殺滅一切眾生的功德法財,永久不能證發微妙的性德。又名障,因為障礙修道人的前程,永不能在道德中的精勤。又名力,因為他化自在天中魔王的異名,有大大的神力,能和修出世法的人,為難的原故。又名惡者,因為多情多欲好生惡死,並殺害一切出世間的善根。又名惡極,因為依靠佛法,而得到的善利,非但沒有飲水思源的報恩,反而忘恩負義的加毀。又名花箭,因為好像一朵鮮花飛來,眼看是花,其實中了一箭。又名五箭,因為五塵的染法,從五根入而破法的善根。須知箭能射人喪身,魔比箭還要厲害。
但魔字,自古來翻譯的經論,都作磨是從石。及至梁朝武帝的時候,說魔字,應當從鬼,不可從石,因為能逼惱人的原故。不過魔字從石從鬼,都無妨礙,因為古今字樣的判別,其實同一梵音的意義。
拚音:mo
編輯本段魔的種類
魔的種類,真有千差萬別的不同。今說二種的梗概,便能包括一切的魔類。所謂一為內魔,二為外魔。內魔,是指一切眾生身內的魔。如於人心中,所起粗粗細細的煩惱。外魔是指一切眾生身外的魔。如在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上,別有魔羅居住的所在。以及其他外境的迫擾,都是外魔。
如今依據經論發明,有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罪魔、行魔、業魔、心魔……略為解說,以便明了。
煩惱魔
就是昏煩的惡法,惱亂心神,不能停息。是屬於內魔,乃生死的本因。所謂見思煩惱魔,阻礙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六趣眾生,真空寂滅的原理。塵沙煩惱魔,障蔽聲聞、緣覺的二乘眾生,化導利人的大心。無明煩惱魔,翳閉菩薩乘的眾生,果覺法性的妙體。職是三種煩惱,造成種種惡業的魔境。這約九法界眾生,都具煩惱的根本,招感分段、變易的二種生死。唯獨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三種煩惱魔,到於究竟圓滿的覺地。因為已經分段、變易的二種生死永亡,見思、塵沙、無明的三種煩惱淨盡的原故。
陰魔
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非但是屬於內魔,又屬於外魔。因為色,是外魔,受、想、行、識,是內魔,乃生死的苦果。陰,是舊翻譯,蓋覆的意思。因為色、受、想、行、識的五種,蓋覆清淨的真性。蘊,是新翻譯,積聚的意思。因為色、受、想、行、識的五種,積聚生死的苦果。但這陰魔,不外乎色魔和心魔的二法。而一切眾生迷著無情虛幻的色魔,迷著有知妄想的心魔。從此顛顛倒倒,是是非非的產生眾多的魔境出來。
天魔
就是欲界第六天上的魔羅天。因為深著世的快樂,起諸邪知邪見的心念,憎恨嫉妒破壞一切聖賢不生不滅的道法。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但是魔羅天的魔子魔孫,以及魔民,真是無量無邊。所住的宮殿,乘空往來,壯麗無倫,比較人間的宮殿,超過百千萬倍。若是比較色界天上,就不如的多了。不過,魔的威力甚大,而且快樂自在得很。因為做人的時候,做過一點功德善事,而著生死愛欲,所以生到魔羅天。可惜沒有永久的存在,等到福報享盡,必定墮落惡道,受大苦惱。若是世界壞劫的時候,那火災直接燒盡色界初禪天,乃魔王天,全為灰煬。
死魔
就是地、水、火、風的四大,都為分散,身喪命殞,色心離開的境況。是屬於外魔,乃一期壽終報滿的惡果。所以修道用功的人,非但道業不能成就,忽然遭遇大病,以致無常死喪的魔難,不得培長法身慧命,殊為可悲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