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身隕(3 / 3)

九治神魔的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神魔變現的時候,以至誠念三寶的名號。因念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都得無量的功德。如此真誠,就不為神魔所迷了。

十治仙魔的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邪仙鬼麼變現惱亂的時候,以堅固正念法的對治。因為念頭一正,心不偏邪。心既不邪,魔不能入。又楞嚴經所明的仙,雖不惱害於人,而學佛人,切勿信順,切勿修學其法。

十一治業魔的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業魔發現的時候,內以觀行力,外加懇禱懺悔法的對治。因觀業由惑起,惑本無體,乃依真性為體。真性無相業魔也空。若觀不能得力,加以懇求禮佛,修福懺悔,業魔自除。

十二治心魔的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心魔發現的時候,以假想觀法的對治。因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都從心想中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假而真,即虛是實。正心端坐緣想,相似坐蓮華中,一心緣佛想佛。真所謂憶佛念佛,現當前,決定成佛。若慢魔心的熾盛,必觀一切男女及諸禽獸等,都是未來的諸佛,當生恭敬的心。其慢魔漸滅。

這樣十二法的對治,乃屬對治的別法,所以可名為別治。

編輯本段總治魔的方法

一治魔的覺悟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魔境變起的時候,須要善能覺悟辨識魔的種類和行相,如色陰魔等。既然辨識覺悟的功夫,魔就消滅。若是沒有覺悟的功夫,就有內心懼怕魔的心念產生。既得內魔的產生,便和外魔的交攻。內憂外患,就發生無窮的障礙,發生無盡的危險。所以依覺悟法,來對治魔,無魔不除。如以覺悟法,心不得力,魔又不去,當依嗬斥法。

二治魔的嗬斥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因前覺悟法不得力。這時,應當細察何類何時的魔,而來惱亂。就依類依時的嗬斥,叫魔宗祖的名字。嗬名的時候,要閉目一心,陰而罵詈:我今知你魔的名字,你魔是閻浮提中邦食火、嗅香、偷臘、吉、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不畏你魔。……魔就消滅。因為魔鬼,隻怕人知道名字。如今非但嗬斥,又加痛罵的叫名,就不敢擾亂。何況認識魔的形貌,更加不敢為非作祟。所以依嗬斥法,來對治魔,就不被魔所惑亂。如以嗬斥法,仍不得力,魔又不去,再依止觀法。

三治魔的止觀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因前嗬斥法不得力。這時,應當看見一切違順諸魔的境界,通通知道虛幻不實的法,心中可以勿生憂怖,也不生取舍的念頭。隻有止息心念,寂然不動魔就自滅。若是止法,心不得力,魔境不滅,就當反觀能見的心,推問什麼是能見,什麼為所見。如是追求,了不可得。既了不可得,魔也無惱。這是以止及觀,來對治魔,魔當滅謝。如以止觀法,而魔不滅,複依經咒法。

四治魔的經咒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因前止觀法不得力。這時,應當以香華供養三寶,專心加功讀誦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地藏經、藥師經、彌陀經、金剛經、心經、梵網經,以及諸大乘經。或誦楞嚴咒、大悲咒、如意寶輪王咒、消災吉祥咒、功德寶山咒、準提咒、藥師灌頂咒、觀音靈感咒、七佛滅罪咒、往生咒,以及諸大乘咒。真能一心依這經咒的功德,來對治魔。而魔不隱而隱,不去而去。如楞嚴經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如以經咒法,一時不得力,魔又不滅,須依正念法。

五治魔的正念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因前經咒法不得力。這時,應當起端端正正的永固心念。所謂內心不出,外境不入。好像銅牆鐵壁的鞏固,沒有可出入的隙孔。所以依正念法,來對治魔。如以正念法,心不得力,魔又不滅,必依增功法,無魔不去。

六治魔的增功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因前正念法不得力。這時,應該死心踏地,不惜生命的增加功夫而行,魔方消滅。因為不加功用行,內心就漸漸的懈怠,不得效力。所以外魔容易侵入,有擾亂的危險。若能依增功法,來對治魔,魔必自謝。況且增功用行,為修出世道法的基本,破諸魔邪的利器,其法最善了。

編輯本段隨宜治魔法

隨宜治魔的方法,因為隨人的機宜,揀擇而行。

一治魔的禮懺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魔境惱害的時候,以清淨心,以至誠意,禮拜佛、法、僧三寶,懺悔宿業,消滅前罪。若無禮懺的功夫,福缺慧乏,業海滔滔,魔難重重。所以依禮懺法,來對治魔,魔自不亂了。

二治魔的念佛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魔境變現的時候,專心提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是持名,或是觀像等。總之,隨利鈍的根性而用,決定沒有錯謬的。因為自力的功夫,有限不大,須仗不可思議的佛力。且念彌陀佛,有四十裏路的光明照耀。所以念佛無功不成,無德不圓,無難不除。若能依念佛法,來對治魔,非但魔要驚怖不敢相近,且生恭敬心了。

三治魔的戒定慧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魔境變現的時候,當依五戒、八戒、十戒等的戒法,滅惡生善。當依單提念佛是誰等的定法,停息妄想。當依四念處、五停心等的慧法,伏惑明真。又以戒力捉魔,以定力縛魔,以慧力殺魔。若魔不除,毒就不銷。這毒,就是貪、瞋、癡的三毒。這魔,也就是貪、瞋、癡的三魔。若能依戒定慧的三無漏法,而來對治,魔毒無不冰消了。

四治魔的不思議觀法

凡修道用功的人若魔境變現的時候,就以不思議的觀法,來來對治。當觀現前的麼境,體具十界百法,一功法趣魔,是趣不過的。所以一魔、即一切魔。一切魔、即一魔。非一魔非一切魔,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所謂一切魔、即一魔,就是真空。所謂一切魔,就是妙假。所謂非一魔、非一切魔,就是中道。由此魔即法界,清淨本然。真所謂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乃平等的一相。這樣魔界無所舍,佛界無所取。又不以佛界為喜,不以魔界為憂。有佛無佛,產相常住。職是佛法自然的現前,魔境自然而然的消滅。

須如一切眾生,因為有好有惡、有取有舍、有欣有厭、有受有著的念頭,故被惡魔所逼所惱,不能了生脫死。所謂魔不惱人,而人自惱。魔不逼人,而人自逼。如古哲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意思,相仿佛了。果若一切眾生,能以不好不惡、不取不舍、不欣不厭、不受不著的心誌,了魔即佛,達佛即魔,魔魔佛佛,佛佛魔魔,融通無礙,同一實相。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靈光獨耀,湛然常恒,神通智慧,功德法財,平等圓滿了。

‘佛本是魔,魔亦是佛。無量天尊,無量壽佛。

當代·殷謙《天廷秘傳》:“泰初,天鬥神形具足,雙麵雙軀,前陽後陰,男陽女陰,女右男左。初一,天鬥踞而坐,手摶陰陽混元於掌,掄打八卦,時起而落,忽隱而現,集混元之氣於一身也。初二,黑白二氣交錯運轉,其聲如炸雷。初三,黑白混元始開,正反向交替,其狀如電掣星馳。初四,天極星膨而崩裂,但聞巨響,爆發變星,有星河突現,其狀如帶熒熒,其色如火爍爍。頃,天河裂而星開,北鬥七星顯,蘦星璨璨,其象偉觀。時有熒光之氣顯沒,奇光異色,碔砆混玉,未知其象矣。”(殷謙·《天廷秘傳》)

編輯本段延伸

混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混元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一種有序的混化運動。混元是理,是道,是天地之大道。一切事情都是混元體,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所謂大,就是既包涵宇宙的運化規律,又隱隱浮現著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體。混元體可參與天地。不是今天過去了就扔掉;不是明天剛剛來臨就過時。不管如何變化,混元永存。太極也好,八卦也好;經典也好,時尚也好;孔子也好,老子也好;文的也好,武的也好。總之,要包羅萬象,要混元一氣。混元就是合乎自然之道。混元就是健康之道和智慧之道的混元體。混元重視健康。健康之道並不簡單。健康之道離不開天地之大道,離不開人生之大道。混元重視智慧。這樣才可以守住人的本性,完成人生的使命。人生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要修好人生這個大道。道是什麼,道就是混元。混元是道之體。人是一個混元體,宇宙也是一個混元體。太極圖也是混元——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混元就是要讓人學道、知道、行道、布道、發展道。道是人向更高境界邁進的通道。混元就是向真正的人學習。真正的人就是得道的人——具有道德的人。這樣的人不為私謀,總是相互交流,探討人生;不為人師,而是願意讓人的智慧和能力成為自由自覺。混元就要把智慧和能力取之於身心,讓心靈和軀體,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苦難和坎坷,都祥和,都空而不空,都與道同體,與道合一。

在洪荒流小說中,成就混元道果一般指成為聖人之意,也有說法是三屍得斬(西方教的大寂滅),總之實力均是準教主級或者教主級。

多寶如來,你三屍未斬,今日,便是你身死道消之時。大自在天魔的陰沉的笑聲,從遠處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