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篇 職場作風篇3(1 / 3)

做事有條不紊

你是否整天忙忙碌碌,感覺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是不是覺得整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也許這種茫然不是因為工作量大,而是因為你的工作缺乏條理性。一天隻有24小時,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龐大的信息,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應該讓工作具有條理性。如何使工作條理化?首先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虛心學習和請教。

一般地,初次進入公司的員工,首先要進行上崗培訓。這期間的學習內容較為豐富,不宜一次性地消化,否則隻是囫圇吞棗。但是需要盡早掌握工作手冊和職業劃分等內容。

在閱讀學習資料的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應該及時向上級或有經驗的人士請教,以確認和理解本行業所使用的各種專業術語和縮略語。提出問題時,不要擔心自己會被別人看不起,其實這樣更可以使別人增加對你的好感,他們會認為你是個虛心好學的人,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在進入公司後的至少半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遇到或大或小的問題,都應該及時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正確的做法。這樣,長此以往,你將會成長為了一個老手,此時,你對啟齒請教的態度很可能會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似乎再也不會難以開口。所以,為了早日熟悉自己的業務,早日對自己的工作駕輕就熟,就應該抓緊時機,不懂就問,盡量能夠從中領悟到一些道理。

第二,勤於做記錄。因為記錄具有強化記憶的功能。科學發現:人的大腦,對記憶的事物是具有時間性的,企圖一次將所有的東西都記住是不可能的——天才也不能做到這一點。中國有句俗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見做記錄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記錄的習慣是必要的。事先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將請教、學習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以便日後進行歸納總結。用記錄來增強記憶,將有效地避免重複問題的產生。

上述兩點隻是做到工作條理化的基礎。如何真正使工作條理化呢?這裏有幾種方法,它們對於培養你這方麵的能力是值得借鑒的:

1.清理辦公桌,將與本工作無關的東西撤離辦公桌,確保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2.切忌由於某些其他誘惑或自身對手頭工作產生厭煩的情緒,而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轉而投向其他的工作。一定要保證你在完成這項工作之前,采取了所有應該采取的措施。

3.在你準備好處理其他事情之前,不要把與其無關的東西放在辦公桌上。這就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項目都應該在檔案中或抽屜裏占有一定的位置,並將所有東西放在相應的位置上。

4.按既定的規則(公司的規章製度等)將業已處理完畢的資料等送到正確的地方。接著,核對一下剩下的工作重點,然後再去開展第二項重要工作。

如今工作的發展有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繁瑣的趨勢,而時間卻不會因此而增加,想較為出色、高效地完成工作,“有條理地開展工作”不失為一項良策。

突破常規

有人認為自己是下級,上級說怎麼做就必須怎麼做,對老板應該惟命是從,沒有自己獨立思想和見解的員工是最受老板賞識的,也是最受老板器重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如果你對老板的意圖頂禮膜拜,毫無創造精神,缺乏主動性,那麼久而久之老板也不會喜歡你的。想得到老板的賞識,就應該敢於突破傳統習慣,創造性地完成工作。

與老板打交道,首先是要積極主動,想方設法將工作搞上去。在接受了任務之後,首先要認真領會老板的意圖。在工作過程中,要將工作的進度及有關情況及時向負責人彙報,以便讓老板及時知曉工作的狀況,從而計劃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並及時調整。

這並不意味著一味的服從。當你發現老板的想法或指示有紕漏的時候,應該委婉地向上級反映或提出建議。如果一時難以得到協調,就應該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不應該在行動和思想上采取消極的態度,或者拒絕老板分派的工作。注意:在提意見的時候,要說明自己的理由,提出改進的措施供領導進行參考和決策,但是不要讓老板覺得你在故弄玄虛,給老板一種不好的感覺。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必要的時候需要進行一些變通,以免因為一時的猶豫而錯失良機。

《齊人有馮諼者》是《戰國策》中的一篇,馮諼在齊國孟嚐君手下謀事。一次,孟嚐君讓他去自己的領地薛討債。臨行時,他告訴馮諼,討債回來買些他自己家裏缺少的東西。馮諼到了薛,將欠債者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孟嚐君將把自己全部的債款都賜給老百姓,並當眾將所有的借債憑證撕毀,老百姓感激不盡。馮諼回到齊國後,孟嚐君問他買了什麼。馮諼答道:“我見你家裏金銀財寶,美女佳麗有的是,但是缺少思義,我私下裏替你買了思義回來。”日後,孟嚐君受小人的誣陷被流放了,到了薛之後,百裏之外便有百姓扶老攜幼跪地迎接了。孟嚐君頓悟,對馮諼說:“你替我買的思義,我今天終於看見了。”之後,馮諼得到了孟嚐君的器用,孟嚐君也在馮諼的輔佐下重新回到齊國任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