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個人,職業生涯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我們目下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是溫飽,三要發展。”他承認自己寫作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掙錢糊口。可見職業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
首先,職業是人們安身立業之本。從單純的校園邁向複雜的社會之後,你要開始為自己謀生,你會漸漸地意識到:生存是最重要的。生存的前提就是要擁有一份工作,最直接地,它會給你提供生存的物質基礎——金錢。生存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由於多年的讀書生涯,許多人可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精神因素置於就業之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事業發展。其實,他們的這些想法在當今社會中,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所以,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有誌之士,那麼就應該把“幹出一番事業”作為自己的目標。當然,首先你得去尋找一份能夠安身立業的工作,否則你的理想、信念、尊嚴,都無從談起。
其次,職業是將個人價值轉化為社會價值的載體。有些人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可能會形成這樣的想法:我喜歡怎樣做,我覺得應該怎樣做,我就去做。他們過分強調了“自我價值”——然而這種工作方式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如果你的勞動和能力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那麼你的個人價值也就無法提升為社會價值。隻有當個人價值轉變為社會價值以後,你的價值才會充分得到體現,你的自我實現的願望也就能得到滿足。
最後,職業將對人生產生巨大的理想。職業決定了個人生活水平的高低。人們通過職業獲得生活來源,從而維持生活,其生活狀況與職業生涯的成就、收入息息相關,年老退休之後的生活質量也與此前的職業際遇有很大關係。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小時候曾經被認為是個“笨孩子”,他對傳統學校設置的課程根本不感興趣,尤其是數學和拉丁語,但是他對於軍事卻情有獨鍾。他喜歡和同伴在自家的院子裏玩軍事遊戲,喜歡率領自己的“軍隊”衝鋒陷陣。後來,邱吉爾終於夢寐以求地進入了一所著名的軍校學習,並且從一名士兵升到了一國的首相。可見,一個人的職業選擇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後的命運。
既然職業會對每個人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應該如何明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通常可以通過人的個性、氣質、興趣、智能、社會需求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1.個性。人生成功的訣竅就是揚長避短。隻有選擇了適合自己個性的職業,才能發揮自身的長處和特長,才更有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績。個性和職業彼此製約,彼此促進。首先,選擇職業的時候,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工作,因為每一種職業都需要相應的個性。比如,運動員大多好動、堅強,機械操作員則需要冷靜、細心。其次,職業對於性格具有反作用。如果機械操作員是大大咧咧的,很難想象,一旦他上崗後,企業將如何保證安全生產。
2.氣質。它是指人們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麵的特征。不同氣質的特征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在世上公認地、普遍地將氣質類型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膽汁質的人適合從事迅速、應變性強、難度大的工作,比如營銷員、節目主持人等;多血質的人較適合從事社交性、文藝性的工作,如管理者、律師等;粘液質的人適合有條有理、耐受性較高的工作,如法官、財務人員等;抑鬱質的人適合從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如技術員、保管員等。氣質沒有優劣之分,每種氣質都有其好的一麵,也有其消極的一麵。
3.興趣。真正的興趣愛好孕育了輝煌的事業。一個球迷,在一天的疲憊工作後,仍然能夠熬夜看足球賽。他們的動力何在?源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工作也是如此。對於工作有興趣,不僅做起來不覺得勞累,還會有相當的成效。相反,從事不感興趣的工作,就不會有熱情,不但效率不高,而且還會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在遭受殘酷的折磨。
4.智能。它是人們認識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天賦特長。智能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就是某些專家所謂的“智能指向”。所以有的人可能在某一領域是天才,在另一個領域裏卻是蠢材。上文例子中的邱吉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具備在軍事方麵的智能,才取得了在軍界和政界的矚目成就。
5.社會需求。可供選擇的工作往往和你的興趣相去甚遠。應該清楚一點,不是個人意願決定社會需求,而是社會需求決定個人意願。其實,隻有少數人能夠幸運地從事與他興趣相吻合的工作,更多人退而求次或者改變了職業的方向,隻有當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才能在社會需求的土壤中植根了,職業才具有其價值。脫離社會需求的選擇,幾乎不可能生根和發芽。
職業生涯是組成人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不過有許多人在事業的征途中總是走彎路,或是盲目擇業和“跳槽”。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國明確、係統地規劃!
誠信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