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山花盛開時,她在叢中笑
趙東在英多家始終一言未發,他找不著和這些人說話的切入點。怕弄出笑話讓張彤不高興,在回市府路上他和張彤說:“彤彤,叫英多的那位美女說話怎那麼仗義!真讓人感動,我爹給咱存的結婚錢有六千,拿出一半來行嗎?”
“趙東,你問錯人了,那是老爹攢的錢,得由老爹支配。另外,必須說明用途。看樣子你是真不了解群眾,別人我不曉得,下鄉的知青我認識百餘人,多數都這麼豪爽。和機關裏的人有本質性區別,這裏多數人不存在競爭和職權升遷中的角逐。多數人隻存在有工作,保障衣食住的基本生存條件。有遇到難處的,再窮再難也都會伸手拉一把……”
“咳!受教育,受教育!張彤理論和趙英多的一樣精僻!我趙東方、這記性,一時自己改不過來,我趙東真得聽聽彤彤高論!
還別說,我本家妹子不光人美,剛才那一大段話,足夠評個先進人物。還有兩處論點,一是:“出處再少,集處可觀說的多好!二是:“雖說都不富裕,從牙縫裏也能擠出一些!”說的多好,好象抗戰時期領導做的報告詞……”
“趙東,到是讀過書的再去做領導,多多才幾句話呀!你看你給總結出精僻、兩大論點、還有抗戰時期報告詞,哎!我真不該帶你來!你趙東不會是看上多多了吧!”
“彤彤,說真的,哪天你們聚會我還真想來,和這些人在一起覺著年青多了,也不知道別人都啥樣子,從小在市府家屬大院,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
二老每天關心的是,一健康,二學習,在家請兩個老師,一個學文化,一個學音樂,兩人輪番說教,真要命!
我呀不能給你丟臉,必須說服老爹拿出三千,否則,我裝病!我爹和我媽就怕我有病。事成之後,你和大家說說,我也當知青,和大家摻合一塊……”
“我說趙東啊!願意當知青為啥五年前不下鄉?現在知青多數都自動返城才想起摻合!湊湊熱鬧也就罷了,知青下鄉也不是象你想象那樣浪漫。
我真不願回憶那段苦澀年華,但那段美好記憶足夠品味一生的!人與人之間建立的友誼確是實實在在,即使你現在摻合到一塊,沒有那段經曆,永遠你也找不出那種感覺……”
北京市一家心血管醫院,李靜茹住院交款帳中,三天內除去應用款項,餘額還剩四千多元。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老教師,覺得此事有些蹊蹺。能不能是記帳上出了錯,冉崇倫教授覺得莫名其妙。
冉崇倫教授和財務負責說:“同誌,是不是搞錯了,交的五千元,一次手術費用就四千三百多,應該有赤字才對,我是來補交住院費的。”
“老同誌,不會錯的,每天都有給這個住院患者,續交住院費的十名上下小青年,交完錢拿去收據走人,連個名都不留。”
冉崇倫老人感動了,眼睛濕潤地走回病房。東旭正在收拾病房衛生,看到爸爸淚眼汪汪地走進來,東旭問:“爸,您是哪裏不舒服嗎!”
“沒有,東兒,我去補款,住院部財會同誌告訴我,每日都有十名上下小青年給續交住院費,大概是東兒的朋友所為吧!我是被感動的,東兒,你告訴我,你是怎麼認識北京朋友的?為什麼給咱交錢!莫非你采取不光采手段了嗎?”
“爸,咱到走廊去說好嗎!”
東旭和爸爸坐在長椅上,東旭把列車上丟錢,車站廣場乞討,結識******張艾,範朵朵等事,一一和爸爸說完,冉老先生長歎道:“千古興衰事悠悠,中華美德義當頭。不見此舉難憑信!留住美名揚九洲!老夫無望錯錯錯!睡獅醒後更威武……”
“爸爸為何這般感歎!亙古來,如此起伏,低穀後的升線一定可觀。”
“想不到我兒到落難時又逢同門知己,不過你要真不是知青,或者不是為母討要救命錢,這些孩子為淨化這一名譽,也就是曆史給這帶人的特殊名譽,不受玷汙,他會讓你吃盡苦頭的!非打扁你不解其恨……”
“爸,我去廣場找一找******他們!”
冉東旭在車站廣場轉悠兩天,未見到******一夥人影,第三天早晨,值班護士送給東旭一封信,沒有落款,隻寫冉大哥收。
東旭急著展開看:“冉大哥,我戶全體與今早六點踏上北行列車,又回興安嶺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街道辦一天去家做三次工作,勸返農村,但願隊長別再往回趕這些可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