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真是一件快樂的事,那些不曾親身經曆的人永遠都無法體會其中的樂趣。但另一方麵,這也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其中的辛苦同樣是非親身經曆者難以想像!
當你開始覺得二人世界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如果有個孩子能圍繞在身邊一定充滿幸福感:那麼你們需要知道,在孕育一個小生命之前,到底該怎麼做。
這時,你們需要從心理、生理和物質等各方麵做好準備,從現在起你們將經曆生命中最大的變化,從現在開始你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你們將成為孩子的父母。做好準備了嗎?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
專業建議
過去,大家都隻強調懷孕期間的身心健康。現在,大多數醫生則認為,要維持整個孕期的健康,就應該不隻看真正懷孕的這9個月。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抽檢結果表明,即使在孕婦各種檢查、診斷結果均為正常的情況下,仍有2%的胎兒出生後,會出現某些方麵的異常。因此,對於準備懷孕的女性來說,如何在懷孕前做有計劃的優生懷孕,實在是一個不得不引起重視的問題。所以,完整的懷孕期間,應該擴充到12個月,其中包括至少3個月的懷孕準備期。在這個準備懷孕的期間內,將雙方的身心健康維持在巔峰狀態,對未來有一個健康順利的懷孕過程,以及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來說,絕對助益良多。
最適合優生懷孕的時機,主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麵來斷定:
1.生理方麵
一般來說,婦女懷孕的高峰期在24~25歲。優生學家認為,最佳的受孕年齡在24~30歲。因為這個年齡段女性的身體已發育成熟,且此時最為健壯,精力最旺盛,卵巢功能最活躍,排出的卵子質量最高。這時受孕,將會獲得最佳胚胎,而且妊娠並發症少,胎兒發育好,早產、畸胎、癡呆兒的發生率最低,且分娩順利。另一方麵,這個階段的夫妻精力比較充沛,生活經驗也比較豐富,有利於撫養好嬰兒。
女性如果年齡過小懷孕,胎兒會同仍在發育中的母親爭奪營養,對母親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都不利。而女性過晚婚育,特別是35歲以後才懷孕,患妊娠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兒、難產、剖宮產的幾率都會加大,新生兒發生窒息、損傷和死亡的機會也會加大。而且由於孕婦年齡偏大,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卵子出現“老化”現象,出生畸形兒、癡呆兒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階段在25~35歲之間。這時,男性的生理趨於完善,精子活躍率最高,性欲也比較旺盛,且有了比較穩定的經濟收入,能夠充分擔負起撫育後代的重任。
2.心理方麵
女性在心理方麵,最適合懷孕的時機因人而異,應該依照每個女性心理成熟度來分析處理。有些女性即使在最適當的年齡懷孕,如果其心理狀況尚未準備妥當的話,也不見得是懷孕的最佳時機。夫妻雙方都要做好擔負起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從容迎接孩子的出生。當然孕育孩子也需要放鬆心情,不要因刻意追求懷孕而給自己增添壓力。精神太緊張,可能也會導致無法順利受孕。首先,要設想好未來的生活,雙方多多溝通,談談有孩子後的生活,例如:應該準備些什麼?孩子出生後,由誰來帶?因為孩子,可能需要增加哪些開銷?對孩子如何進行教育?
夫婦雙方在受孕之前心理狀態應當是良好的、穩定的。對生育懷有期盼和向往心理,不能把生育子女當做一種負擔和麻煩,應當看做是一種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及應盡的義務。不能隻顧事業而無限期地把生育時間推遲而失去最佳生育時機。
心理情緒會影響母體自身的生理功能,對生殖功能當然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如影響排卵及卵子的活動,影響對精子的接納等,長期的心理刺激甚至還可以影響到胚胎及胎兒發育。男性消極的心理狀況,除了影響自身的生理機能以外,還會使朝夕相處的妻子產生思想負擔,從而影響到胎兒的生長與智力發育。因此,受孕之前,夫妻雙方的心理狀態都必須是良好、穩定、向上的。夫妻雙方在生育時機的認識上應當一致,任何一方都不應該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家庭其他成員也應支持夫妻雙方做出的選擇。這樣,懷孕後心理上才能處於良好的狀態。即使雙方認識上有分歧,一旦受孕也應當正確對待,千萬不要互相埋怨和指責,更不能我行我素地采取其他終止受孕的措施。否則不但會給對方造成傷害,同時會有損身心健康。在心理上,夫妻雙方都要把生育子女看做是夫妻愛情的結晶。新的生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無疑會增加受孕信心,提高受孕率,是受孕前應當具備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