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真正的焦點,在於西邊(1 / 2)

藍昭歎了口氣,身上的騰騰殺氣,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帖木兒單單是已經動用的奴隸大軍,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多萬,而半年前,白蓮教刺探到的,帖木兒才抓捕了不過五十多萬奴隸。

這就意味著,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帖木兒就抓捕了好幾個五十萬的奴隸!

藍昭若是想的話,當然也可以做到。

但藍昭始終控製著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口比例,以免出現千年前五胡亂華的慘劇發生。

藍昭每年都會安排人抽查人口的數量,哪怕登基了,藍昭也沒有要終止每年一度的人口普查。

哪怕很多人都說,這件事情實在是勞民傷財,最好是改為五年一次的好。

但藍昭直接給拒絕了,為的就是精準的測算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比例。

隻要漢人的占比不低於八成,那藍昭就可以繼續安排奴隸進入大明,成為大明的勞工,給大明工作。

一旦漢人的比例低於八成,那就需要采取一些人為幹預的手段,來削減其他民族的數量了。

聽起來很殘忍,但人本來就是自私的。

藍昭作為漢人的皇帝,自然隻會盡可能的為漢人謀福利,就像是忽必烈一統了天下之後,就將蒙古人列為第一人等,蟎清的女真人,也隻會供養滿人,而從建國到滅亡,都始終防備著可能對滿人天下造成威脅的漢人和蒙古人一樣。

這都是人之常情。

如今這個時候,大明如此強盛,沒有任何一家外敵可以對大明造成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內部的各族很難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沒有這樣的經曆,就很難形成什麼戰鬥友誼。

彼此之間有的,隻有千百年來互相攻打的仇恨而已。

尤其對這個時候的漢人,而且還是江北的漢人,漠北的草原人,那就是不死不休的敵人。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強行搞什麼各民族同歡,純粹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而已。

反正現在漢人的數量足夠多,等回頭過了十幾年後,漢人的總人口再提升一倍多點兒,到時候再到周圍多抓捕一些人充當勞工就行了。

而帖木兒這麼做,還不擔心發生動亂,恐怕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很清楚,一場大戰馬上就會在大明和他之間爆發。

所以,在前期的時候,他隻是抓捕了不過幾十萬人,這個數字,還是正常範疇中。

但到了後半年,大戰即將徹底爆發的前夕,帖木兒才開始全力抓捕奴隸,如此一來有兩個好處。

第一,帖木兒帝國的強大,還深深刻印在這些人的心中,短時間內,他們不敢對帖木兒的命令有任何反駁的勇氣。

第二,時間很短,帖木兒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糧食去養活這群奴隸。

畢竟奴隸的食物,一天隻需要一頓就行。

太弱的,餓死了也就餓死了,反正將來進攻大明營寨或者城池的時候,太弱的人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在這兩點的加持下,帖木兒抓捕這麼多奴隸,才沒有給他的帝國造成太大的傷害。

可藍昭不同,藍昭若是用的話,這些奴隸肯定是需要長時間生活在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