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奴隸,都是帖木兒從周圍各地抓捕回來的戰俘。
其中一部分是戰敗的他國軍隊,但更多的是普通百姓。
他們懾於帖木兒的威嚴強悍,短時間內不會,也不敢生出反叛的心思。
可一旦他們發現,在他們眼中,如同神明一般,不可戰勝的帖木兒,實際上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在這世界上,還有比帖木兒強大很多的存在,這個存在,甚至可以讓帖木兒傾盡全力都無法撼動,隻能依靠聯絡周圍同樣強大的存在結盟,才能夠與這個強大抗衡。
或者說,隻有這麼做,帖木兒才敢和那個強大抗衡。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奴隸,還會忍著心中的畏懼和憤怒,去給帖木兒充當炮灰送死嗎?
當然不會!
而現在,隨著戰事的推進,雖然帖木兒已經將戰線推進了數百公裏,但實際上並沒有給明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耿璿所統領的三十萬大軍,依舊還是三十萬大軍,一人未損。
真正損失的,也就是這一段鐵路,還有數不清的箭矢,彈藥等等。
奴隸們早已經知道,帖木兒抓捕他們過來,目的就是為了用他們來消耗東邊那個無比強大的存在的彈藥和箭矢而已。
帖木兒每天隻給奴隸們一頓飯,配備的武器,也都是極其簡陋的武器。
為的就是讓奴隸們無力反抗,除了去為帖木兒送死外,反抗也是死路一條而已。
可若是讓奴隸軍裝備了些許更好的武器,這些被壓迫了保底小半年的奴隸大軍,必定會產生衝擊帖木兒帝國大軍的想法!
若是在帝國內部,那帖木兒當然不會在意這群失敗者的反抗。
哪裏有反抗平了哪裏就行,人畜平等,全部處死。
可現在不行,這裏是前線!
東邊是滿副武裝的三十萬明軍,中間是奴隸大軍,再西邊是帖木兒的九十萬大軍,而韃靼大軍的十萬先鋒大軍,已經趕到了距離這裏隻剩下不過一百裏左右,最多兩天時間,就可以趕到。
兩天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
奴隸大軍的總數是一百五十萬,雖然人數眾多,但他們的裝備很差,而且夥食還需要帖木兒大軍提供,想要造反,根本無能為力。
去投靠明軍?
在兵力占據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明軍當然不會接受任何俘虜。
麵對總兵力超過兩百萬的敵軍,楊士奇和耿璿不會,也不敢冒任何風險。
況且,藍昭現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將戰事,完全阻攔在大明邊疆之外,不能讓戰火燒到大明內部。
簡單點兒說,就像是抗美援朝,打了幾年時間,誌願軍損失的數量雖多,但國內的軍民並沒有因此受到波及。
可打小日子,十幾年的時間,損失了三千五百萬人,單單是河南一地,人口傷亡人數就超過了一千四百萬!
在1942年以前,河南為全國提供的糧食和稅收始終穩居全國第一,然而在1942年大饑荒的時候僅一年時間就餓死300萬人,流亡300萬人。
要知道,在大饑荒之前,花園口被炸開,河南已經被自己人給舍棄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