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鶯歌燕舞豔陽天
東海之濱,有一個曆史悠久的古鎮,叫青龍鎮。這裏的山,叫青龍山。嶺,叫青龍嶺。江,也叫青龍江。滔滔的青龍江水,長年累月,川流不息地奔向東海。
青龍鎮,三麵環山,一麵靠海,四周還留著古城牆的遺址。城頭上還有風火台的痕跡,這裏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江南小鎮。
龍,是神的化身,是英雄的象征。曆史以來,這裏七山二水一分田,除了陸地以外,沿海還有幾十個小島,都屬於青山縣的管轄範圍。這裏又是明代戚繼光將軍抗倭寇的根據地,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帶的一個軍事重鎮。
巍巍的古城,逶迤的青龍嶺,奇秀瑰偉。滔滔的青龍江,碧波蕩漾。發源自青龍嶺山脈的泉水清澈見底。尖尖的竹伐,隨波逐水,漂流直下水汀洋。竹伐上麵,漁家的少男少女清脆、悅耳、動聽的山歌,在山穀裏回蕩。
兩岸青山環抱著古老的城堡,依山傍水而建的古城石壁,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而馳名中外。一千多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為之讚美。有唐代詩人顧況讚美的筆墨,摩崖石刻在峭壁上。有晉代詩人謝靈運的墨寶留在山巔涼亭門前的石柱上。
還有駱賓王的詩雲:
天涯非日觀,地巴望星樓。
練光搖亂馬,劍氣上連牛。
草濕姑蘇顯,葉下洞庭秋。
欲知淒斷意,江上步安流。”
你再舉首向古鎮東南江下渚方向望去,隻見一派古老的自然風光,秀麗的田園景象,正是:
蛙鳴春雨,萬禾爭光。
三五成簇,麥浪金黃。
汗水澆灌,豐收在望。
一方沃土,十裏飄香。
青龍揚波,漁檣帆影。
垂釣老翁,倒影江心。
古城堡的圍牆,青灰色長磚砌成,古樸凝重而莊嚴,深沉而悠遠,令人肅然起敬。此處:
北靠吳越之富都,南接毆海而通閩。
你再抬頭向西遙望:
顛連蒼山不見頂,白雲深處藏奇峰。
一江三水環繞著青龍古鎮,站在半山腰通幽處看夫妻峰:
仰看山峰塔壓頂,俯視碧波寺沉底。
近寺鍾聲連海月,遠峰塔影動江波。
居青龍山之巔看日出,霞光萬丈一片紅。
低頭俯視龍潭湖,銀光瀲灩勝瑤池。
沿著江岸築長堤,是聞名遐邇的戚繼光抗倭古老的城池。
這個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青龍鎮,解放30年來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改革開放十幾年來,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海濱城市就建立在這裏。夏日的海灣風景,誘人流連忘返。
瞧!新蓋的十二層縣政府辦公大樓,背靠小山丘,麵向潔淨明鏡般的金沙灘海濱浴場。山丘的東麵是一個明珠般的銀湖,三星級的銀湖賓館和縣政府辦公大樓相互襯托,更加顯得雄偉輝煌。
初夏時節,江南的天,如同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陣雨瀟瀟。你看,東方日出霞光千丈,西方陣雨珠簾萬串。剛剛被陣雨衝洗過的湖光山色,更加顯得明媚透澈。一道彩虹飛架南北,倒映在銀湖裏,形成一圈彩色的花環,它把天和地緊緊地箍在一起。
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虹當空舞。
雨後複斜陽,固山陣陣蒼。
當年抗倭寇,山崗留殘跡。
今朝修古城,江南八達嶺。
正是: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用蘇軾這首讚美西湖的詩來讚美銀湖,同樣恰入其分。這勝過天堂的人間美景,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客來到這裏遊覽觀光。
看!右邊離海岸一千多米的海中央,有一塊像海龜模樣的礁石露出海麵,人們叫它“海龜探月”。遊泳的人群有的累了,就爬上礁石歇息。水麵上一群群小夥子和穿著各式遊泳衣的大姑娘用各種不同的姿勢遊泳、戲水、打水仗;太陽傘下,一對對情侶躺在沙灘上傾訴衷腸;賣冰棍的小孩有節奏地拍打著箱子在高聲地叫賣。